第277章 在柏林(2 / 2)

放映的时候也有人退场,不过不是观众,观众都看得津津有味,记者们忍不住了,不少记者中途离场以示抗议,然后对《不要碰我》口诛笔伐。

场刊给了《不要碰我》1.5分的超低分,知名影评人蒂姆·罗比甚至没有给分,其他六个影评人有一人给了三星,一人给两星,剩下四人都是一星。

《不要碰我》排名倒数第三,仅比伊莎贝尔·于佩尔主演的《伊娃》和罗伯特·帕丁森主演的《落难女子》高。

后两部电影别看有大牌加持,但电影拍得一塌糊涂,剧情不知所谓,导演盲目炫技,已经被所有人都判了死刑。

所以经纬有些奇怪,《不要碰我》看起来和《伊娃》还有《落难女子》差不多,为什么廖东还这么警惕?

廖东叹了口气,“这电影制片区域在罗马尼亚,却是德国人投资拍摄的,据公关公司的人说,评审团主席汤姆·提克威很喜欢这部电影,他是德国人,这里又是德国……”

“啊!”

经纬明白了,柏林电影节一共就六个评委,如果评审团主席力排众议……那还真不好说。

廖东在无奈之中又有些自信,他基本把所有主竞赛单元电影都看了个遍,目前没发现对手。

也就《犬之岛》《不要碰我》和《面目》稍微能打一些,但是这个能打指的是电影立意、核心诉求和人脉关系,而不是电影本身的质量……

在和公关公司沟通之后,廖东就没有那么担心了。

欧洲三大比三金强的地方在于,如果有一部出类拔萃的电影出现,人情世故和公关也不好使。

就像老谋子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活着》,还有陈凯哥的《霸王别姬》,就是好到让人家不得不给奖。

廖东觉得《狩猎》也有这个资格,至少在本届柏林电影节上,有这个资格。

闭幕式前三天,《狩猎》终于迎来了首映,就算是闭幕影片,也不可能放到最后一天放映,主办方还要赚钱呢。

《狩猎》的首映场票已经卖光了,毕竟砸了大钱推广,各种杂志、路牌和地铁里都有《狩猎》的海报,廖东甚至还花钱在柏林当地的电视台和广播做了广告。

只要是在柏林的人,不管是居民还是游客,只允许说不愿意看《狩猎》,但绝对不允许说不知道这部电影。

这种宣传攻势之下,想要空场都难……

很多人不知道,德国人并不是什么事都固执、严谨、不讲情面,他们其实也很喜欢看文艺电影,狂热程度不亚于法国人。

这一点从柏林电影节的票务上就能看得出来,今年柏林电影节卖了30多万张票,是去年威尼斯的三倍!

柏林电影节的主席迪特·科斯里克也投桃报李,把《狩猎》的首映安排在了柏林电影宫最大的影厅,可以容纳超过1600名观众。

而且迪特·科斯里克见到廖东的时候也非常热情,廖东可是他的财神爷。

要知道廖东给《狩猎》打广告的时候,主委会也能收到一些提成,而且廖东疯狂做广告带动了票房,迪特·科斯里克可太高兴了。

毕竟柏林电影节太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