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那人面生的很。”
“他是省城做包车生意的,正席在省城摆,县里的亲戚朋友得安排车子接过去。”
回到家就是家长里短,谁家的孩子结婚,谁家媳妇生孩子,还有谁考上大学,都是闲聊。
很快饭菜的香味弥漫,
母爱都是润物细无声的,表面无视嫌弃,心里还是记得,做的都是林城喜欢的菜。
回家的第一顿饭,吃的格外的香,吃完饭林城和苏墨睡了会,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母亲正在卖废品,都是坏的电器日用品,纸箱子,以及厚厚的报纸、杂志,
林城笑着随口说道:
“我爸还看杂志?”
周岚递给林城一个大白眼:
“小没良心的东西,你爸还不是关心你!”
杂志是《体坛周刊》《灌篮》,封面都是詹姆斯、字母、欧文,这些NbA的球星,
报纸都是体育类的,
林城瞬间明白,父亲在偷偷的关注自己,只是很显然花了很多冤枉钱。
那时候的林城别说杂志,就是报纸都很少有关于他的内容,想要从报纸杂志里找到他的消息,无疑是痴人说梦。
全天下的父亲大概都是如此,话不多,嘴硬,从不会表露自己的关心,却在默默的付出。
林城突然想到那句歌词,
“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一生要强的爸爸……”
男人的爱大概都是如此,内敛而深沉,
在家的日子,总是很清闲,
每天除了保持日常训练,就是吃吃喝喝睡睡,没事去街上溜达,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晚上,白天他的目标太大。
他还特意找时间去母校逛了逛,
学校已经放假,好在门卫大叔还是原来的那个,让他进去,
说起来他跟大叔颇有渊源,
读书的时候他很调皮,翻墙被门卫大叔抓过好几次,结果自然不言而喻,皮鞭炒肉丝吃的饱饱的,
大叔见到林城那叫一个热情,合影、签名,拉着林城说好一会,才依依不舍的放他离开。
“谁能想到,当年调皮捣蛋的小家伙现在是大球星了。”
“还一点架子都没有。”
学校跟记忆中的样子有很大的改变,
教学楼前的大花坛和大榕树被砍掉,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钟楼,
河边的小树林盖成多媒体实验楼,操场的煤灰跑道变成塑胶跑道,边上还盖了篮球馆。
故地重游,物是人非,陪在身边的只有苏墨。
苏墨握着她的手,指着篮球馆:
“其实篮球馆跟你有点关系。”
“跟我有关系?”
“3年前你加入国家队,县里就大力发展篮球事业,这栋楼就是那时候建的。”
名人效应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国内有点功利的教育模式,
县里出了林城这样的国家队球员,自然会掀起一股篮球热,心思活络的人就会抓住商机。
据说县里最高峰有10多家篮球培训机构,就连学校都非常重视篮球,后来林城跟国内闹得不愉快,热度渐渐降低。
最终只留下很少部分真正热爱篮球的人,还在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