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人在江湖,心系人民(2 / 2)

嚷嚷着没完。

可是李一健的话果断坚决,毫无讨价之力。

过了这一村就没有这一店了,批发商们也感觉到了随时被放弃的压力。

“亏就亏吧,反正村长让咱们怎么做,就照做吧!”

不是精明人,做不了生意。

明明比市场价高20%,不可能亏,依然口口声声将亏字挂在嘴上。

不就是希望多些利益,多些进账,口袋里多些现金吗?

这些李一健看的明白,他早就猜出了这些老板们的心思。

若不是为他们着想,恐怕也没有谈判的必要了。

村长的公道和威望起了不小的作用。

批发商个个服软,思想上开始走回头路。

按理说,10%的高于市场价,就自然多赚10%。

而市场价格本来也是有利润的,市场赚多少,自己就会赚多少。

李一健知道这些人的胃口过大,不再同意涨价也是有原因的。

可是汪真的道理不能不听。

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处处替老百姓节省。

汪真这么干。

李一健也愿意这么干。

最后,汪真做了让步。

同意了村长的想法。

批发商不能再抬高价格,这是底线。

达成交易后的批发商们,高兴的像个孩子似的。

哪怕在大锅里分一碗羹,那也是一大碗。

到手的钱财不赚白不赚,少赚也比不赚强。

这些人精们,闻到了发财的味道,怎么可能袖手旁观?或者放弃?

汪真的生意观很简单,就是不能昧着良心干事。

正是因为这个简单的理念,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一想到老百姓今年可以吃到放心又便宜的蔬菜,汪真心里就和吃了蜜一样甜。

哪怕不赚钱,他也心甘情愿。

人在江湖,心在人民。

批发商为了抢到最嫩最新鲜的菜,还自己亲自下地,不让汪真的团队参与。

既帮忙汪真省了人力,又省下了不少成本。

算下来,批发商们还是小亏了。

就是这样的情况,他们个个高兴的不得了。

可见,真实的交易内幕不存在亏本一说。

都是批发商为了游说,而制造的烟雾弹。

这可让黎主任终于缓口气,有了时间休息,陆小花带领一群妇女转移了战线,暂时为批发商出力。

反正都是赚钱,老板是谁一点也不重要。

冷清广袤的田野顿时变得热闹。

鲜嫩的蔬菜在勤劳的人们手里,一把一把地装上了大货车。

第二天一大早,东平市的市民餐桌上就多了一样应季蔬菜,健康又美味。

对于汪真,做了一件好事。

对于批发商也赚到了商人应该赚的辛苦钱。

看着眼前忙碌的场景,汪真也释然了。

有时候,做生意就是做人。

做人就要对得起良心。

对得起良心,就能做的成功,做的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