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大勇只希望这个家庭平安,少些灾难。
有生之年,多几年陪伴老伴,尽丈夫最后的责任。
“要不,吃完早饭我们去镇上赶集买些鱼,来点大螃蟹,马上周末了,接亲家过来?”
“行,都听你的!反正家里事情忙完了,红薯地的活也干完了。”
叶大勇同意了。
两个人打算汪真起床后,好好问问,到底情况怎么样了。
经历了身体累,还有心里累的汪真,身心都彻底瘫软了。
躺在床上就像一个老年的章鱼。
四肢大张,贴在床上,没有呼噜声,睡成了非人的状态。
汪兰芳吃完早餐,看儿子一时半会是醒不来了。
也没有叫醒。
在老伴的搀扶下,两个人赶集去了。
小茅村的镇上有个天然大鱼塘,放养了成千上万条罗非鱼。
价格便宜又新鲜。
不光小茅村的人经常光顾,就连尼县其他村庄也往这边赶。
一次性地买几十条,回去做各种罗非鱼的美食。
算是当地的一大奇观。
老两口赶集,没有想到贾丹的母亲宋小莉心血来潮,约上亲戚也来了。
亲戚有车,就顺路坐上了。
“这鱼多少钱一斤?”
“8块一斤,买10斤以上7块。”
“真便宜,赶紧买点。” 有人在旁边插嘴。
“其它市场卖12块一斤,这是最便宜的,太划算了。”很快堆起了人群,有人叫。
“这鱼好,新鲜,你要多少?”宋小莉挽着亲戚的胳膊,问道。
“来50斤吧!回去晒干鱼块吃!”
“那我也来50斤,我们家丹丹喜欢吃。”宋小莉站在鱼摊边,看着活蹦乱跳的鱼儿,一脸喜悦。
“亲家?你怎么也在这里?”汪兰芳就像发现了新大陆。
真没有想到在小镇上看见宋小莉,而且就站在自己的身边。
毕竟人家都是在县城里采购的?
从小茅村到镇上走路也就20分钟,但是到县城开车就得半个小时了。
县城里的人一般不会往小镇上跑,除了赶集。
说话期间,她就紧紧地抓住了宋小莉的手。
“哎呀,大姐,你也赶的巧?” 当宋小莉看见汪兰芳的时候,眼神都亮了。
没有想到两家人这么快又见面了。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往一起聚。
“我来买点鱼。”汪兰芳笑眯眯地搭话。
“我也买鱼,听说这里的鱼便宜,我打算买50斤。”
“罗非鱼上100斤,刮掉鱼鳞甲。”叶大勇一边说,一边从钱包里掏红票子。
他碰了碰身边的汪兰芳,暗示:“一起买,各50斤。”
“亲家,鱼给你安排上了,付钱了。”汪兰芳开口就道。
“那不行,不能让你们总破费。”宋小莉掏出钱硬要塞给叶大勇。
叶大勇拒收。
汪兰芳也阻拦:“一点小心意,这个星期六来我们家玩。”
“你这么一说,我们不去还不合适了,行,我替贾丹答应下来,定在星期六上门做客。”
宋小莉无法拒绝汪兰芳的好意。
再说她也乐意和这家人走的近。
女儿的婚事她也犯愁。
早一天将女儿嫁出去,就早一天心里安稳。
天下做父母的无不是这样的心情。
两个亲家站在鱼摊边聊了许久,话题也多,丝毫不生厌。
在依依不舍中短暂的分开。
只为了下一次更加隆重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