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没有自知之明(1 / 1)

胡星儿急着回山洞,便在出城之前随便买了两个烧饼充饥。

好在她有先见之明,去超市买茶叶的时候,顺带着买了一瓶水放在布兜里。

吃烧饼噎住的时候,还能喝上一口缓一缓。

这烧饼算不得好吃,但也不难吃,啃完两个烧饼,她走路才堪堪快了一点。

身上揣着一张一百两的银票,胡星儿走路都十分小心。

生怕那个犄角旮旯冒出一个土匪,把她的钱给劫走。

忐忐忑忑的,终于也走到了大姐家附近。

沿着小路上去一看,大姐家的门竟然还锁着。

她心中有些疑惑,正常来说,即使姐姐姐夫不在家,鸿哥儿和他奶奶也应该在家里啊。

这门都锁了,证明小孩和老人也都不在家里。

她又走近看了看,确认家里没人之后,才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就在她离开不久,大丫一行人才从另一个方向回到家里。

“哎呀,回趟娘家走了三天,也不知家里的东西发霉没有。”

鸿哥儿奶奶刚一到家门口就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相较于两个月之前,她的气色已经好了不少。

“娘,回屋坐吧,地上凉。”

马跃将门锁打开,大丫弯下腰想把鸿哥儿奶奶扶起来。

“这天气热的很,我都热坏了,哪里还会受凉。”

鸿哥儿奶奶笑眯眯的自己爬起来,没要大丫去扶。

“多亏了上次那个大夫开的药,你瞧我,都能一口气走这么远了。”

她看着大丫,又想到了那个找大夫给她看病的小哑巴。

“也不知道你家三丫最近过的怎么样了,许久不见,我还有点想她了。”

“对对对,我也想小姨了!”鸿哥儿也在一旁搭话道。

“我听二丫说上次他们在新余遇到危险了,估计妹夫回来之前,三丫都不会下山了吧。”

胡大丫看了一眼落日山的方向,心里也记挂着那个刚会说话的妹妹。

“娘,我们能不能上山去看看小姨啊。”

鸿哥儿拉着她的衣角,满怀期待的问道。

“我那天跟你二姨还说这个事儿呢,可是我找不到你小姨住的地方,等你二姨哪天过来,我们一起去吧。”

大丫揉了揉鸿哥儿的脑袋,温柔的说道。

她都听二丫说了,胡星儿现在住在一个山洞里。

好在山洞前她自己种了菜,日常所需山洞里也是应有尽有,大概是妹夫离开前帮她准备的。

过去这么久了,也不知道妹夫回来没有。

若是没回来,那山洞里的东西又还剩多少?

被大丫记挂着的胡星儿这会儿已经到了落日山,再往上爬一段路程就到山洞了。

她抬头看了看上面,又抬手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水。

终于要到了,天知道这一路她有多提心吊胆。

小小的休息了一会儿,她又继续往上走。

而在她身后的落日村,胡奎夫妇又开始坐到一起算计起自己的几个女儿了。

“稻谷一天天的变黄了,这秋收的日子说到就到。

你找个时间去一趟大丫家里,告诉她别忘记了过来收谷子啊。”

胡奎在自家屋檐下靠在那把比他还老的摇椅上,闭着眼睛对苏氏吩咐道。

“嗯,是得叫他们过来秋收。

之前我还不知道,这大女婿干活儿那么厉害。”

苏氏也搬着凳子坐在他旁边晒太阳,赞同得说道。

她记得当初插秧得时候,马跃一个人又是犁田又是把秧苗担到田里,还帮着插了许多得秧苗。

这样能干的劳动力,她怎么能轻易得放过呢。

这会儿她只后悔之前那么多年都没有叫大丫他们回来帮忙插秧收谷子,要不自己得少干多少活儿啊。

“就知道干农活儿能有什么出息,这就是他成亲那么多年了,家里吃顿肉还得挑日子的原因。”

胡胜蹲在墙角,对苏氏称赞马跃的事很是不爽。

“是是是,哪有我们家胜儿厉害。”苏氏笑着称是。

“你也别光说别人,上次不是新余有个小姐看上你了吗?

怎么样,什么时候我们能上门去提亲啊。”

胡奎睁开眼睛,看向胡胜问道。

他一听胡胜说新余有个小姐看上他了,就开始高兴。

结果这都多少天过去了,还没听到有新的进展。

“啧,爹,你能不能不要那么心急。

人家小姐看上我我就要同意吗?万一还有比她更好的呢。”

胡胜眼珠转了转,大声说道。

“胜儿说得对,我儿生的好看,人又魁梧,指不定还有更好的等着他呢。”

苏氏从椅子上起身,拍了拍衣服上沾的灰尘。

“不行,家里还有一只老母鸡,我得给我儿炖了,把他养得更好。”

说着,她就起身去抓鸡了。

一听又有鸡肉吃,胡奎父子得眼睛都亮了。

只是,胡胜的眼眸又看向了远处。

哎,要真是有小姐看上她就好了。

可惜啊,事实是他看上了别人小姐,那小姐却连正眼都不曾看他一下。

要是能攀上那样的一个富家小姐,他以后的日子就都不用愁了。

这样的好日子,想想心里就美。

可他却从未想过自己身上有什么能让别人看上的,无论是外貌身材还是才干,他又有哪一样。

不止他没想过,胡奎和苏氏又何曾想过。

他们只觉得自家儿子是最好的,这天下所有的儿郎都比不上他。

自家那三个女婿更是没法儿跟胡胜比,甚至连他的一个脚趾头都比不上。

那些人,就只配给他家做做农活干干苦力。

不多时,自家那黑黢黢的厨房里就飘出了鸡肉的香味。

不等鸡肉出锅,胡胜就舀了一大碗出来吃。

“吃吧,多吃点。”胡奎笑眯眯的看着他说道,浑然不觉他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一只鸡,拢共就三碗肉,胡胜干了两碗,胡奎干了一碗。

苏氏就只捞到了点鸡汤,用来泡着米饭吃,可她还是吃的心满意足。

若是换成三个女儿,别说是吃上一块鸡肉了,哪怕是喝一口汤都回遭来胡奎和苏氏的冷脸。

饭毕,胡奎和胡胜父子早早的就洗漱睡下,家里的一干事宜也就全都落到了苏氏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