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宗亲玉牒2(1 / 2)

宗正刘虞看着案几之上,数十卷中山靖王一系的宗谱,不禁略微头疼的问询起,刘备到底出身于中山靖王哪一支。</P>

毕竟刘备也不清楚的话,宗正刘虞真要一卷卷查找,那可就真的太耗费时光了。</P>

刘备也知宗正刘虞之意,宗正刘虞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方便查询。</P>

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为了确认,刘备是否真的出自中山靖王一系么。</P>

毕竟刘备若是连自己出身谱系都不清楚,那刘备这宗亲身份就着实有些可疑了。</P>

不过好在刘备今年刚刚二十四岁,在四年前及冠之时,在涿郡刘氏宗祠,正好了解过涿郡刘氏一系的族谱,是故刘备倒也印象深刻的躬身拜道。</P>

“回宗正大人,晚辈出身中山靖王第五子涿郡陆成县侯陆贞一脉。”</P>

“只是在汉武帝时期,先祖陆贞因为助祭“酌金”之事,而被剥夺封国,自此我涿郡刘氏便在涿郡慢慢繁衍开来。”</P>

刘表闻言,倒也清楚刘备所言先祖陆贞被剥夺封国之事,乃是着名的“酌金夺爵”。</P>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索性在元鼎五年(前112年),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剥夺爵位封国多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P>

汉武帝刘彻通过前期的“推恩令”以及后续的“酌金夺爵”,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P>

刘备讲述自己出身陆城县侯刘贞一脉,宗正刘虞闻言,自是上前拿起一字排开的第五卷卷轴。</P>

待宗正刘虞翻开陆城县侯刘贞宗谱之后,又示意刘表到自己身旁一并查看。</P>

果然卷轴中详细记载着陆城县侯酌金夺爵之事,宗正刘虞与刘表相视一眼微微点头,随后宗正刘虞又示意刘备继续讲述自己出身谱系。</P>

刘备见此,自是更加信心满满的背诵起自己的出身谱系。</P>

“陆城县侯陆贞生刘昂。”</P>

“刘昂生漳侯刘禄。”</P>

“刘禄生沂水侯刘恋。”</P>

“刘恋生欣阳侯刘英。”</P>

“刘英生安国侯刘建。”</P>

“刘建生广陵侯刘哀华。”</P>

“刘哀华生缪水侯刘宪。”</P>

“刘宪生刘舒。”</P>

“刘舒生祁阳侯刘宜。”</P>

“刘宜生原泽侯刘必。”</P>

“刘必生丰灵侯刘不疑。”</P>

“刘不疑生济川侯刘惠。”</P>

“济川侯刘惠乃晚辈曾祖父,刘惠生刘崇、刘雄。刘雄便是晚辈祖父,祖父刘雄举孝廉,任东郡范县县令。”</P>

“祖父刘雄生家父刘弘及叔父刘珖,然而家父早亡,是故晚辈方才会家道中落。”</P>

“晚辈少时得同宗叔父刘元起资助,与同宗兄弟刘德然一同拜大儒卢植为师。”</P>

“今岁黄巾叛乱之始,晚辈与义弟关羽、张飞二人,举义兵征讨黄巾贼寇,方有现今一番功绩。”</P>

刘虞、刘表二人听得刘备讲述,自是寻迹核实刘备家世谱系,只是查验到东郡范县县令刘雄之时微微皱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