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 书院惊变(1 / 1)

魏鹰来到泮宫书院已经是接近晌午,书院早就书声琅琅。

虽说已经有功名在身的秀才不再被管着天天定时来学习,但是泮宫书院仅有的这17名青年俊杰都年纪不过30岁,都渴望能够再上一层楼,期望考上举人,最终金榜题名。

所以除了知县周大人的公子以外,包括魏鹰在内的16名秀才,基本每天都会在书院认真复习功课,以备今秋乡试。

乡试过了才能成为举人,来年春天方能参加春闱会试。会试题名才算是春风得意,鱼跃龙门。

年纪不到三十岁的秀才举人如果能够金榜题名,京都府的许多达官贵人就喜欢在榜下捉婿。不少读书人在及冠以后不娶老婆,就想着榜下捉婿的好事被自己遇到。

如今刚刚入了七月,距离秋闱还有两个多月,时间紧迫,秀才们都恨不得把所有时间投进备考之中。

像魏鹰这样日上三竿才到书院,的确一反常态。

一个青衣秀才正在书院院落内摇头晃脑的背书复习,见了魏鹰进来,露出一脸喜色,他便是昨天跟魏鹰打过招呼的方竹,方文才。

“长视,快来,我正有一处经义想要问你,我读了去岁学考的一篇文章,发现里面典故运用有些不合道理,你快来与我一同看看。”方竹拉着魏鹰的手,将魏鹰带到一处凉亭中。

魏鹰记得,方竹与自己素来交好,当初清明踏青便是方竹和原身一起出游,正是那次出游,才遇到了自家的狐狸精。

“文才,莫急,我的书还没放回书舍呢。”魏鹰笑着说道。

方竹充耳不闻,急忙捧起一本典籍快速翻动,指着其中一篇,说:“长视,你看去岁科举这篇运用典故的文章,明明就措辞欠妥,怎能被当做范文?”

魏鹰知道方竹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学痴,一碰到文章上的问题脑袋就发热,非要找出其中合理的对错不可。

于是魏鹰便搜肠刮肚利用原身的记忆,对照经义典籍把这篇文章讲的彻底清楚,方竹才满足的松开了魏鹰的手。

“哎呀,果然如此。长视,还好有你,不然我今天怕是晌午饭都吃不下了!”方竹一脸满足,神情舒畅,这才看着魏鹰还碰着几本书。

“诶?长视,你这才刚从外面来书院吗?”

魏鹰苦笑一声点头,“对啊,还没来得及放下东西就被你拉过来了。”

方竹手捧书卷,轻轻一拍脑袋,也跟着笑了:“是我的错。”

“对了,你这几天都没怎么来书院读书,就昨天才来了一趟,陶夫子还念叨你,怕你有了妻子以后就懈怠了用功学习。你要是碰着陶夫子,估计他要好好给你训一顿了。”

方竹言辞之中带着一些羡慕。圣人说修身齐家,读书人及冠之后家中没有贤妻,却是人生一憾事。

然而魏鹰心里无奈想着,的确,魏长视这个酸秀才永远的没办法来书院读书了。

“先不说陶夫子了,文才,我且问你,你知不知道安雍河上游那家颂清楼?”魏鹰低声问道。

主要是昨天魏鹰从月槿口中探查到了红绣鞋的来历,魏鹰一直记在心里,与女鬼有关的这件事务必要调查一下。

方竹瞟了一眼魏鹰,然后眼神古怪,随后也跟着低声说道:“好嘛,我本以为你泮宫才子魏长视会永远洁身自好,没想到啊没想到,你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有了这想法,你对得起每天给你送饭的娘子吗?”

魏鹰矢口否认道:“胡说,我只是好奇。才子佳人的事,和洁身自好并不冲突。我只是想初步打探一下那颂清楼的花魁,了解一下基本常识。”

的确如此,昨日月槿说过,那双绣鞋乃是颂清楼特制,若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画舫的清倌人,还不配穿。

方竹压根就不信魏鹰的话。

男人嘛,最懂男人,基本常识?亏你说的出口。只是没想到,素有清誉的魏公子娶妻之后也有了沾花惹草的心思。

若是说普通百姓连看都没资格看的颂清楼清倌人,而对于泮宫书院的秀才来说,却是寻常就能见到。

而且书院众多秀才基本都曾经上过画舫,近距离听过那些美貌佳人唱曲。

而且,基本不花钱。

当然听曲不花钱,如果想要再做点什么,那可就不能免费了。

听曲是免费,主要是因为泮宫书院的秀才都是有功名在身,若是能够绞尽脑汁写出一些稍有才华的唱词给画舫佳人,那些清倌人不仅不收钱,说不好还要请秀才喝一顿美酒。

不过这种免费听曲也不是每天都行。

只有在特殊的节日,比如清明,上巳,七夕,重阳等才能遇到一次。

只不过魏鹰一次都没去凑过热闹。洁身自好的魏长视,这是书院人所皆知的,这一点值得同窗佩服。

方竹一边啧啧感叹魏鹰娶了媳妇终于开窍了,一边说道:“说起颂清楼,我也不算了解,只是去岁重阳节,上了一次芍药姑娘的画舫,听了一次天籁而已。”

魏鹰看着方竹那得意的嘴脸,明眼看得出这家伙就是在炫耀。

有甚得意的?只是听曲而已,又不是让你白嫖。

魏鹰拿起凉亭石桌上的水壶斟了一杯凉白开,喝了一口:“说正经的。别吹嘘了。”

方竹嘿嘿一笑,“算了,魏公子是有家室的人,听不得在下种种风流,免得污了你的耳朵。”

“这颂清楼楼阁内的姑娘姿色虽然尚佳,但是只能算美色。”

“真正算得上绝色的还是那十二条画舫上的十二花魁。”

魏鹰皱眉,“花魁不就一个吗?十二个怎么算魁?”

方竹摇头,似乎在嘲笑魏鹰在这方面见识太少。

“凡是去过一次颂清楼都知道,十二花魁乃是她们家特色,指的乃是十二位才貌双绝的清倌人,花魁只是荣誉称号,并不是寻常意义上最佳的名妓。”

“十二花魁每年都在轮换。”

“每隔三年,十二花魁又会评选一位力压万花的魁首。只有魁首,才真正算得上是名动整个泉州府。甚至比泉州府教司坊的第一花魁还要更胜一筹。”

魏鹰也是大开眼界,算起对颂清楼有了初步认识。

方竹打量了一下魏鹰,忽然露出恍然大悟的模样,“我明白了,你也想给某位花魁填词,想去争一争七夕花会?今年正好是三年一次的花魁魁首评选……”

方竹突然痛心疾首的拍胸,指着魏鹰说道,“魏长视啊魏长视!你这心机秀才!我明白你为什么你考上秀才三年来都不去青楼,也从来不答应花魁给她们填词!”

“你就是待价而沽,专门憋着等到三年魁首评选才选一位花魁填词。”

“你这就是学着花魁们拍卖梳弄之夜的方式给你魏长视初次填词营造机会,好一鸣惊人啊。”方竹痛心疾首的看着魏鹰,似乎看穿了魏某人的阴谋。

魏鹰很想解释,原身不是不想填词,而是诗词功底的确不怎么样,区区初窥门径的诗词功底,跟青楼名妓的水平差不了多少,要是觍着脸去填词,岂不是暴露了自己缺点,徒增笑料耳。

方竹忽的拉拢魏鹰的胳膊,低声悄悄问道:“你打算给谁填词,说来与我听,我保证不告诉别人,雨蓝姑娘?还是海棠?欣丹?还是玉簪姑娘?”

魏鹰为难,不太愿意把月槿说出来,毕竟自己跟月槿的事只能算交易,说出去不太好听。

此时书院门外正巧来了一队人,正在跟书院看门小厮争吵,引得书舍中的秀才同窗们都纷纷看了过去。

魏鹰和方竹也被吸引了注意力。

来者是一队七人,前面六个男人都穿着盘领右衽黑红纹饰公人制式衣服,每人腰间挂了一口朴刀,为首的年纪四十出头,肤色黝黑,神色干练,头戴一顶方顶帽,一看就知道是一位衙门捕头。

这一队人最后一个,是穿着白衣孝袍的女子,她哭哭啼啼,神色悲痛。

“陶先生呢?快叫陶先生出来,也把秀才们都叫出来,配合办案!”捕头对着书院的看门小厮命令道。

“许捕头,您这是怎么了?咱书院有什么案子要您来一趟?”小厮恭敬的弯腰应声。

许捕头皱着眉,“少他娘的废话,某家是卖陶先生面子,不是给你脸面!速速去请秀才们都出来!”

魏鹰和方竹离得最近,所以最先过来。

方竹一眼就认出捕快身后的那披麻戴孝的女人,“那不是奇成的娘子吗?怎的?家里老人故去了?”

许捕头见到方竹和魏鹰过来,于是持刀拱手,“方相公,魏相公,永安县淄衣捕头许绍安见过二位。劳烦移驾,过会儿跟在下走一趟。”

魏鹰疑惑道:“这是?”

许绍安看了看左右,似乎很忌讳,然后贴到魏鹰身边低声道:“吴树秀死了。”

魏鹰一时没反应过来吴树秀是谁。

身边的方竹惊呼:“奇成死了!?”

魏鹰这才想起来,吴树秀,字奇成,是泮宫书院的十七名秀才之一,虽然魏鹰不怎么与他交往,但是平时见面总会打招呼。

此人家中小有资产,算是地主家庭,身体也素来健康,怎会突然暴毙?

而且看许绍安带着这么多人来查案的样子,恐怕吴树秀的死并不是生病暴亡,而是死于非命!

似乎为了证实魏鹰的猜测,徐绍安小声道:“吴树秀的尸身被发现在从书院回家的路上,死状甚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