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青的这场胜仗之中,有一个人值得一提。</P>
他一开始派出去的前锋,“飞将军”李广。</P>
若说此人,在卫青霍去病没有出名之前,他在匈奴那里的震慑力还是很强的,亦守卫了大汉边境不知多少年也。</P>
但卫霍横空出世,汉之一朝由守转攻,他的锋芒便被彻底压制了下去。</P>
他与其说是运气不太好,不如说是压根不适合作为攻城之将。</P>
无论是在漠南之战还是河西走廊之战,李广的名字都有出现,但是毫无疑问都交了一个极臭无比的答卷(不是走丢了,就是在走丢的路上,就是张骞带路也能丢的那个将军)。</P>
在卫霍这两个仿佛开了地图挂的究极外挂之王对比之下,他的烂仗更显得罄竹难书。</P>
这一次漠北之战,汉武帝本来不打算用他了,但是李广苦苦哀求汉武帝再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刘彻无奈之下只好又让他跟着去了。</P>
为了防止他坏事儿,特地让更为稳重的卫青看着他。</P>
卫青也算是敬重这位老将军,给了他这样一个相对而言算是重要的任务,只要他能好好的完成,必然能挽回不少声名!!</P>
李广于是带着卫青拨给他的几千精锐慷慨激昂的去打先锋了。</P>
可惜,天不遂人愿。</P>
您猜怎么着?</P>
这位“飞将军”李广,一脱离大部队,华丽丽的又走丢了。</P>
不可谓不是出师未捷脸先打,长使李广泪满襟啊。</P>
【等到卫青打赢了回来,在路上碰见了这个可怜巴巴走丢在大漠的“飞将军”,才终于将这支先锋小队回收。】</P>
李广心灰意冷,羞愧难当,选择了拔剑自刎。</P>
临死时,他说道:“失道皆我之罪,与他人无关。”</P>
当这位曾经也作为大汉壁垒煊赫一时的“飞将军”人头落地之时,天幕前的众人都不由得有些失声。</P>
刘彻掩面长叹一声。</P>
“李广啊李广……”</P>
……</P>
天幕画面转过。</P>
属于卫青的画卷落幕,镜头很快转移到了另一位主角的身上。</P>
——霍去病。</P>
明媚的少年披上战甲,眉眼转瞬间便肃杀下来!!</P>
他持枪而立,扬着脑袋语气铿锵!!</P>
“不灭匈奴,我不成家!!”</P>
帝王宝座上的武帝支着脑袋看他,眼中是几乎化为实质的慈爱。</P>
此般少年,如何能不让人喜欢?</P>
“好!朕就在这里等着去病的凯旋!!”</P>
【因霍去病出代郡后需要跋涉较远,武帝为了让霍去病没有后顾之忧,为他耗巨资准备了数不尽的军需!!】</P>
但霍去病的理念相比起来更超前一些。</P>
用小将军本人的话来说就是。</P>
“因粮于敌嘛!”</P>
我带的粮食不够那没事儿啊,吃匈奴人的呗!!</P>
这叫取之于敌用之于敌!</P>
【武帝显然是忘了河西走廊的前车之鉴,给他准备的巨资那属实是媚眼抛给瞎子看,这小子出了代郡之后撒蹄子就跑没了影!!】</P>
五万大军除了每人各揣一把临时补给之外,愣是多余一口都不拿!!</P>
霍去病浩浩荡荡的带着人,目的很明确,就是匈奴人的粮仓!!</P>
开玩笑呢,有自助餐在前面等着呢,搁家里多吃但凡一口都亏死好么!!</P>
咱也不是拉踩,就事论事,当某些将军还在四处走丢的时候,霍去病已经翻箱倒柜的在匈奴的老窝里扒出了他们的粮仓了!!</P>
不同于卫青因为带不走一把火烧了敌方粮仓,霍去病压根就没想过要带走!</P>
五万大军一人一口,一个粮仓才够吃几顿的?当场就给你造干净了!!</P>
听着潇洒,但是古往今来压根就没几个将领胆敢做这种一点不给自己留后路的事!!</P>
这样子打仗,在许多人看来和找死没什么区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