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宣布你为太女(1 / 2)

边关一日日发展起来,有了苏衡玉立下的功劳,再加上曾经来过这里游学的那些学子在外宣扬,南宜城这边的名声越来越大。

等到苏衡玉在这里的任期满了三年后,边关已经模样大变,不只是落雁关内的区域,连带着草原那新设的几个州府,也完全没了一开始的贫穷荒凉。

数量庞大的牛羊群一眼望去,像是扑在草原上的云朵,让人一看就能想象出这些羊毛织成毛衣后会有多温暖。

两年时间的经营,这里已经成为了整个大魏最大的肉食供给基地。因为苏衡玉给出了硝石制冰的办法,再加上她后来也组建了自己的商队,并和魏帝合作开设了一条从边关通向京城的物流线。

有了这两样好东西帮忙,将边关的牛羊肉送往京城,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如此大魏这边的肉价下降了不少,不算新鲜的肉食贵人们是不吃的。但他们不吃,其余的平民百姓却很喜欢。

被再度降价卖出去的肉食很快被百姓们瓜分,让不少人家的桌上都添了些好菜。

除此之外,不少的年轻学子知晓了南宜城这里有座朝闻道书院,得知书院的山长正是大名鼎鼎的大儒郁琼先生。

而书院里的夫子们,也都学问高深,只教导了一年的学生,都有大半顺利考中了秀才。

虽说这样的考中率放在其他书院里也不算什么,但这些考中的人从前可是没读过书的,只在朝闻道念了一年书,就能从开蒙直接跳到中秀才!

这样的变化哪个学子会不感兴趣?

再加上先前跑来南宜城游学的那群书生,因为在城中立下大功,所以由知县奖赏,带着他们拜见了郁琼先生,得到了对方的提点。

后来这些学子的学问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好些人如今都有了举人功名。

这个消息跟着传出来后,朝闻道几乎要被捧到了神坛上,不少人都拿“第一书院”这样的话来称呼。

好在关键时刻郁琼先生站出来写了篇文章回应了这些声音,文章中言明,他在朝闻道做山长,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机会读书。

朝闻道教导的弟子并不一定非要奔着功名而去,其中还有好些人在分别学习武艺、种地、书画、木匠等技艺,只为了学成之后能有个谋生的法子,给自家人挣口饭吃。

谁料这篇文章一出,引起了文坛更大的震动。一些人认为郁琼先生这样的做法很好,开启民智教导百姓,这才是大儒该做的事。

但另一批人则觉得书院就是让人读圣贤书的地方,那些种地、木匠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可以在其他地方学习,不该被带入书院里,玷污了圣人之地。

这两方争论不休,但总体上还是骂朝闻道书院的人更多些。

最后不等这两派人吵出个所以然来,魏帝站出来拍板这是好事,天下文人应当效仿,彻底将朝闻道架到了高台上。

自此,更多的学子结伴跑来南宜城游学,顺便去了几个新州府,去看看草原的壮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