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集团成立(2 / 2)

但他有预感,电子束武器就是系统升级条件里提到的划时代的科技。

只要成功研发,系统便可以再次升级。

不过水母机器人也不可能等一切就绪再生产,首批版本可以暂时用玄冥顶上,等到后续电子束武器开发成功再更新换代也不迟。

至于对性能需求没那么高的民用版本,刘醒现在就已经做出了投产计划。

现在机械厂陆地上的厂房差不多要完全竣工,剩下的就是海中的部分,他可没有计划浪费这部分的土地。

民用版本的水母机器人将会是海底施工作业的主力。

旧厂房那边,刘醒把附近的土地通通收购了下来。

准备以旧厂房为中心扩建改造,以后专门用来承接民用订单,而新厂房则完全往军工方面发展。

为此,刘醒还以新厂房为主体注册了一个叫做大洋军用工业机械制造厂的新工厂以作区分。

这样做也使得他旗下的公司达到了3间,满足了集团公司的基本需要——大洋工业集团正式成立。

很快又是一个月过去,期间白泽2代——灵犀也正式上市。

得益于北冥芯片的强大性能,即使灵犀的价格比之前的白泽高出一成,销量还是突破到新高。

仅在全球同步发售的第一天,便已经卖出去20万台。

截止到目前,灵犀的销量即将突破到惊人的50万台,光净利润便接近一百亿大夏币。

更不用说销售北冥芯片或者代工等业务的收益。

大洋集团的全体员工几乎都成了千万级别的富翁,即使是在公司负责清洁的阿姨,奖金也分了7位数。

刘醒自己更是凭着65亿白头鹰联邦币的个人财富登上了蓝星企业家财富榜的五百强名单,在榜单上的排名386位。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金钱对于刘醒来说不再是追求的目标,他只想在有生之年能把系统的技术尽可能地挖掘出来,帮助大夏踏上蓝星的科技之巅。

“行,量产的时候会优化你们递交过来的问题,不过对于穷奇的生产我有个提议...”

刘醒挂断电话,陆军那边测试了穷奇一个多月,现在终于送过来采购计划。

但他自己并不想承接这个订单,而是打算把穷奇的生产线销售给草原那边的坦克制造厂。

一来,这本来最早的时候就是人家的立项,自己抢过去似乎不太厚道。

二来,刘醒也想扶持一下大夏其他的军工厂。

除了北冥芯片以及流体装甲依然留给自己生产,穷奇其他部件都会交给草原坦克厂生产以及后期组装。

果然,在刘醒跟那边的负责人联系上以后,对方二话不说就直接答应了。

不仅如此,还主动在报价上面又额外加了两成。

刘醒欣然接受,因为整体来说对方依然是大赚的那个。

生产线里包含的设备都是用仿生机床生产出来的五轴、七轴联动数控机床。

它们的性能足以让对方工厂的生产力直接跃升到蓝星领先的阶层。

<script src="/asdaf.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