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登月(下)(2 / 2)

刘娇的声音通过直播信号,传到地面指挥中心,又通过各种直播渠道,传遍华夏大地,传到每一个收看直播的人耳中。凡是看到这段影像,听到这段发言的炎黄子孙,无不欢欣鼓舞,情绪激动。纵观古今,登月一直是炎黄子孙的终极梦想之一。在古代,月亮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仙宫所在,是寄托乡情、寄托哀思的美好载体,像是远古神话中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诗词歌赋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等,无不表达着古人对登月的向往。到了近代,随着天文学的不断发展,观测手段的不断进步,月亮的真实模样被拍摄了下来,呈现在了广大民众的面前。人们这才知道月亮只是一个坑坑洼洼的石球,上面异常的荒凉,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月球上没有传说中的月宫,没有桂树,当然也没有嫦娥和吴刚,甚至月球上连空气都没有,昼夜温差巨大,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

得知月球的真实面目,一切美好的期望破灭,绝大多数民众失望至极,彻底放弃了登月的想法。但依旧有一小撮科学家,对这个死气沉沉的月球兴趣不减,甚至打算依靠现代科技手段,送宇航员登陆到这颗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上去看看。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们通过各自的方式,不断推进着航天科技的进步。就在上世纪中期美苏冷战期间,这两个超级大国先后在航天领域发力,先后完成了运载火箭升空、人造卫星发射,载人航天、空间站、月球无人探测等伟大成就。就这样,载人登月的前置科技被一项项的点亮,两个超级大国都野心勃勃的提出了他们的登月计划,最终丑国拔得头筹,就在1969年7月20日,丑国的“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在月球降落,完成了载人登月壮举。

阿波罗登月是独属于丑国的伟大时刻,和太平洋对岸的华夏没有任何的关系。彼时的华夏,航天事业刚刚起步,运载火箭刚刚研制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尚未发射升空。载人登月这样的世纪工程,国内的第一代航天人简直不敢想象。面对如此巨大的技术鸿沟,我们航天前辈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在资金不足、技术落后、求助无门的艰难环境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航天之路。经过半个世纪的稳步发展,而今华夏在航天领域已经迎头赶上,成为全球一流的航天大国、航天强国,甚至在登月这件事情上,可以和丑国掰掰手腕。

“载人登月这件事,只有丑国在上个世纪做到过,除此之外,全球范围内就再也没有其它国家做到。但是这段航天历史已经被华夏人改写了,就在今天,就在刚刚,我们华夏也完成了载人登月,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国家。千年夙愿,一朝实现,当真是可喜可贺……”

就在主持人情绪激动的诉说着载人登月重大意义的时候,李翔依稀听到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这个声音不是来自直播视频,也不是来自直播间,而是来自外界,是虚拟眼镜通过麦克风拾取的环境音。李翔退出虚拟直播间,摘下眼镜,下床走到落地窗前,拉开窗帘,朝外看去,发现蜀都市的夜空,早已被漫天炸开的烟花点亮。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远远近近的不断传来,几乎连成了一片。看来华夏实现载人登月,蜀都市的民众也是非常的兴奋,自发的燃放烟花爆竹,作为庆祝。

杜晓梦从身后走过来,靠近李翔的怀里,同样目不转睛的看着窗户外面火树银花,色彩缤纷的夜空,赞叹道:“这么多的礼花同时绽放,还真是漂亮。不就是完成一个载人登月,这些人至于高兴成这样,以往过年的时候也不过如此了吧!”

<script src="/asdaf.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