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自从在西安市北郊井上村,一座北周时期粟特贵族墓葬被发现,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墓葬内出土一座精美石椁,以中式建筑和粟特文化共同构建,石椁外围的一系列叙事性的石刻浮雕,尤为精美。
这座石椁,如今已静静地躺在西安博物院的地下展馆中,接受来来往往众多好奇的目光。它的主人是谁?他为何选择在百年后长眠长安,而没有“叶落归根”?记者近日跟随西安博物院讲解员陈盼一起走近史君墓石椁,探寻其中答案,也通过近年来西安博物院围绕石椁展开的一系列公共教育及数字化保护项目,聆听石椁主人自己的“诉说”。
随家乡商队来到长安 墓主人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
“要准确地了解石椁的信息,首先就要从石椁门楣上方的铭文入手。我们发现,石椁铭文内容是用粟特语与汉语双语撰写的,这种形式的铭文,在全世界关于粟特语考古文献之中极为罕见。”在陈盼仔细指点下,斑驳不清的石椁铭文浮现出样貌,铭文左半部分为汉字书写,可以看到“史国人也”这四个字,“史国,是西域古国。以国为姓,史也是昭武九姓之一。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把墓主人称为史君。”
粟特,是生活在中亚泽拉夫善河流域地区,即今日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一带的古老民族,根据《新唐书》记载,粟特人“善商贾,好利”,这说明了他们非常擅长从事经商活动。“其实粟特人从我国东汉时期开始,就一直频繁从事商品贸易活动,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沿线各国。”陈盼说,“他们穿越于沙漠驼铃之路,行走于草原马蹄之间。既是精明的商人,又是文明的使者。”
根据铭文记载,墓主人“本居西域,迁居长安”,说明史君本来居住在西域地区,后来沿着丝绸之路向东经商贸易,来到中国后,定居长安。铭文中,同样提及了“授予凉州萨保”,这说明了史君因为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被授予萨保的身份地位。“萨保一词是古伊朗语,本意是指商队首领,当大批粟特人沿着丝绸之路向东前行,在河西走廊一带聚居,形成大量的粟特聚落,中央政府为了有效地控制这些粟特聚落,便将他们的首领封为萨保。萨保一词,从此成为政商合一的官职,在萨保治理下的这些粟特聚落,开始逐渐地融入中原文明之中,也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陈盼说。
他有多爱“第二故乡”?石椁上的浮雕之中有答案。
华夏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气魄,接纳着异族的旅人,在千年前的长安,胡人为官做将,出入于朝堂内外;经商兴贩,活跃于坊市之间;吟唱弹弄,风行于宫廷与街巷,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的粟特人更是几乎随处可见。
长久沉浸于中原风土,移居中原的粟特人,生活也在悄然发生改变,这从史君墓石椁就能看出踪迹。“这些久居中原的粟特人逐渐开始像汉族人一样讲究视死如生了。”陈盼表示,“粟特人原始的丧葬方式是以天葬为主,但通过对史君墓的考古,我们可以发现这位久居长安的粟特人选择了中原本土的一种丧葬方式,其中的石椁顶部更是采用了歇山顶式的殿堂型中国风建筑,石椁中有一个石床,考古发掘时,墓主人和他的妻子康氏就长眠在石板制成的床榻上。”
生前的史君,让工匠在石椁外侧用贴金彩绘浅浮雕记录了自己丰富而传奇的一生,通过那些穿越千年岁月而来的浮雕,今人能够看见史君和他的朋友们身在长安,宾朋满座,举杯欢饮的画面,亦能在中式风格明显的鸟云山树及水波装饰纹中,一窥史君等人骑马狩猎的风姿。“通过石椁墓志与浮雕,我们知道了史君最后留在了长安,虽然他是一个外国人,但是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他接纳中原文化,并乐在其中,这也体现了中原与中亚的文化交流。”陈盼说。
而另一方面,粟特人的迁徙也同样丰富了中原地区的民族文化——在史君墓石椁背面的浮雕上,大量带着粟特人所信仰的琐罗亚斯德宗教(也称祆教、拜火教)特征的浮雕,精美异常。陈盼说:“史君在年老之时,对故土眷恋,对曾经率商队经商的情景记忆犹新,他在自己的墓葬图像上,将这些前生往事娓娓道来。跨越了千年的异域风情,让现在的观者无不如痴如醉。”
千年前的丝路故事在当代“活起来”。
“你好,我叫尉各伽(wirkak),中文名叫史君,于494年在粟特地区的史国出生,长大后经商,沿丝绸之路来到长安定居。若你来到西安博物院,会在那里看到我往生后的居所——石椁,这是我生前房子的样子……”。
如一位沧桑的历史见证者,见证着丝绸之路文明与变迁,史君墓石椁在被公开展陈后,俨然成为西安博物院中的“明星文物”,西安博物院志愿者以史君为原型,融入合理的想象,为他写下了一篇长长的“自述小传”。史君的故事,也被西安博物院的公共教育团队编入舞蹈、公共教育课程和绘本之中,浅显易懂地展现给孩子们。
当千年前的丝路故事,在当代“活起来”——记者从西安博物院相关负责人处获悉,近年来,西安博物院还组织实施了“史君墓石椁三维数字化保护”项目,与高校携手,将高精度激光扫描获取的模型与数亿像素级的高分辨纹理图片映射合成,形成彩色三维模型成果,为史君墓石椁的现状调查、修复方案设计、宣传展示等需求提供了精准的基础数据与技术支撑。
这样精细化的科学维护,不仅对文物历史资料的存档、病害细节的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让记载着史君一生传奇故事的石椁,在重见天日之后,更好地用于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研究。
不过,从小长在农村的我并没有被击垮,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啥没有?牛角灰,瓦罐灰,不就可以真真切切地浮现在眼前?
对了对了,灰色的变化是敲鸣叫响,唯恐他人不知。要不咋有一个“嫩灰色”?“嫩”,意味着灰色在长在变,是不是让人也充满期待?
大部分人都是每日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同样的事而已,区别在于,有人热情,有人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