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解书(2 / 2)

苏轼的这首诗确实是非常有禅意的,庐山烟雨与钱塘江大潮在苏轼早年的人生认知和晚年的人生认知中,其实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生的感悟和境界也不一样了:最初的山水是纯自然的山水,而大开悟时的山水已经是禅悟的山水,禅与自然合而为一了。

纵然千般恨,依然别无事。

烟雨还是那庐山烟雨,

潮水还是那钱塘浙江潮。

禅定,物是人非,不过尔尔。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也有人认为是这首,恨己不知是爱自!浓至自然是至淡!有到满盈是极无!原来世间是因果!一笑了之……二人分飞阴阳隔![worship][worship]

苏轼最奇怪的一首诗,也是他人生中的一最后一首诗。首句尾句相同,以禅入诗、以诗悟道。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看山还是山:不是山;还是山!

不得不说苏轼是一个高深的智者,也悟道了人生。潮水烟雨不过诗人借喻的人生的两种高低不同两种水演绎的高低境界,就像潮起终会潮落,烟雨过后终会晴天,一切镜像堪破,不过是肉眼看到的此消彼长,不足挂齿。

苏轼开悟了!前世就是出家的和尚!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概括人的一生。

重点: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佛家有三种境界,第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世人皆把死生料,空手来时哭闹要。

终逝空悲两手撒,世人皆把死生料。

这是定格的藏头露尾顶针诗,大才。头尾两句完全一样,横过来左念右念也成句。东坡翁盖世。

苏仙文采北宋横, 宦海经年几浮沉。黄州惠州儋州人,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来即是往,往即是来。

同样山水,各过时间,各个年龄,各个人,意境不一,少年时很多事没达到期望,晚年心静大开,万事通达,看破看惯一切,真正愉意,可能只有作者当时才明白。

其中有三种境界,第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原来庐山烟雨浙江潮也不过如此。

把这首诗发过来念,便是另一番意境:

庐山烟雨浙江潮,到得还来别无事,

未至千般恨不消,庐山烟雨浙江潮,

无论多久不见面,友谊永远不改变。

没有平时的相聚,却有每日的想起。

珍重友谊,感恩相遇。愉快,我的朋友

江南水乡过街门,梨花带雨香浓郁。

潮来潮涌烟雨生,薄雾瀑布飞溅语

心灵境界知易变,自在天地任浮沉。

人生经历过以后自然会开悟,少年时的简单纯粹,中年时的复杂心绪,再到老年时一切看淡,禅就是悟。

就像你把18岁的人儿葬在心底、再见38岁的本人时的感悟、时过境迁、再看、山是山,水是水,山水不相逢。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始于山是山水是水,后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终将山是山水是水!沟沟坎坎兜兜转转,人生终归本真。万般轮回,不过尔尔,放下执念,觅心安处,一切释然。

是体现了东坡先生[拥抱]虚怀若谷,品格高尚,一生清廉,为人正直,无私奉献的爱国爱家的情怀。让我崇拜,尊恩师。

所有的东西都是有思想的人赋予他的,本质上来说那个东西始终还是那个东西,只是人的心境不同而已!

少时西望射天狼,壮岁舐情两茫茫。

老去听潮观烟雨,彼此心安处其乡。

纵然千般恨,依然别无事。

烟雨还是那庐山烟雨,

潮水还是那钱塘浙江潮。

禅定,物是人非,不过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