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臣弟自请入太学(1 / 2)

早朝结束,晏修闲庭信步,带一道圣旨走进长乐宫。

听到“赐居玉堂殿”这几个字时,祝思嘉和朱雅相视一顾,满心欢喜笑了起来。

胡顺海笑眯眯地把圣旨递给朱雅:“朱大人就算担任朝廷命官,往后还是能住在宫中,与娘娘为伴的。”

朱雅接过圣旨,隆重地给晏修磕头:“臣谢陛下隆恩。”

晏修免去她的行礼,让她先下去收拾包裹,再让胡顺海给她带路到玉堂殿,那边早有伺候她饮食起居的宫女等候。

他自己则陪祝思嘉用完早膳,匆匆返回太极宫。

祝思嘉问他何事这么急,晏修眉头微皱:“逸王回京,早朝时他就在太极宫外候着朕了。”

“嗯。”祝思嘉替他理好衣领,“臣妾恭送陛下。”

晏行还真是有瞒天过海的本事,早在两三个月前祝思嘉就知道他暗中回京,他竟能在京中潜伏这么才出头露面。

可倘若他当真是外出避险,也该等到太后谋逆风波平息后再度现身,为何会急于这一时?

不知他这几个月在暗中谋划什么,祝思嘉生出不好的预感。

太极宫。

晏修随手将晏行亲手书写的几本游记和风物志放到一旁,掀起眼皮,慵懒看他:

“逸王急于求见朕,恐怕不止是为朕献上几本游记这般简单吧。”

晏行恭敬跪下:

“逃不过皇兄一双慧眼,臣弟归京路上便听闻皇兄于京中设立新太学,抵达西京后更是第一时间前去参观。臣弟为新太学之蓬勃气象所打动,又觉自己无所事事愧对皇室栽培和百姓供养,故而斗胆进宫,自请入太学担任博士。”

以晏行之才学担任一个小小的太学博士,实属大材小用。

可他更不可能被用于别处。

晏修神色微妙,带了几分冷嘲热讽:“朕怎么记得,逸王从前最是孤高不群,最不屑与你眼中之愚夫俗子往来,遑论与他们谈论诗书礼乐。”

晏行甚至曾做出过在诗会上手撕他人诗作,指责对方投机取巧、文心不正的举措,因此得罪不少文人,而他也不屑于与对方往来。

如今新太学为未来大秦培养能臣官吏为主,陶冶情操、修身洁行才为其次。

太学学子里多得是晏行眼中“投机取巧”“世故圆滑”的人,他当真心甘情愿放下身段去教学,而非卖弄?

晏行面上带愧,再次塌下身子恭谦自醒:

“臣弟从前只知读死书,却不知将书中之道化为治世济民之能。今幸得于外游历的机会,看尽世间百态,方知皇兄需要的究竟是何种人才。”

“回想从前种种谓之风骨的行径,臣弟才是愚笨自负之人。但臣弟这个愚笨之人却能保证,每一名太学学生,都能在经史典籍上有所获。”

晏修轻闭双目,似是没听进去他的话,手指却在轻轻敲击桌面,作思考状。

只要他这个皇兄没有立即驳回任何请求,那就说明他已经应下此事,晏行不急,气定神闲等他开口。

果不出所料,有顷,晏修睄他一眼:“逸王如此诚心,朕焉能辜负?新太学建成之日,你与别的同僚一齐去院首处报道。”

晏行在他看不见的地方轻扬嘴角:“臣弟谢过皇兄隆恩。”

从太极宫出来,晏行立刻往陈太妃居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