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播报一条重大消息(1 / 2)

杨冬芽的事除了郑连峰和上级领导,没有谁知道。

郑连峰不可能把这样的事说出去,军嫂们也就只当杨冬芽还没被找到。

四个小孩没有了杨冬芽的照顾,也变得越来越独立了。

每天回来,军子和两个弟弟捡柴挑水,大妮做饭洗衣服。

军子和大妮学习很是刻苦,而且他们不仅自己学,还监督各自的弟弟学。

军嫂们时不时也会过来给几个孩子搭把手,郑连峰可以说基本不需要怎么操心几个孩子的事。

可他却没有因此选择当甩手掌柜,有空的时候他也会炒炒菜,关心几个孩子的学业。

由于杨冬芽没在家属院了,郑连峰干脆将自己的地分了出来,中午下午从部队回来的时候还会去田里干活。

军嫂们看他辛苦,也会经常搭把手给他帮帮忙。

时间一晃就到了十月二十一日。

这天,恰好是盐碱水稻收割的最后一天,一大早的,军嫂们都跟着去田里捡稻穗。

收割的活依旧是军人和几个技术员。

看到田里泛红色的稻浪,大伙一个个都笑眯了眼!

“这稻谷果然很高产啊,不用秤我就知道比原来我在老家种的都要好。”

有个军人喜滋滋的说道。

旁边的人赞同的点了点头,“这水稻的确很高产,而且我还听说了,这米的米粥多,一斤米能煮半锅粥。”

听说这米一斤能煮半锅粥,附近的军人都惊呆了。

“大姚,你说的是真的?”

大姚认真的点了点头,“是真的,副团长嫂子前阵子收到了平舟岛的信,信上是这么说的,”

姚华林是罗巧兰的男人,这事还是罗巧兰回来告诉他的。

听到一斤米可以煮半锅粥,附近的军人们都不淡定了。

“这要是放两斤,岂不是能煮一大锅?”

米粥多的大米煮起来不仅能省很多米,吃了还饱腹,这谁能拒绝得了?

一时间,地里的人都忍不住开始憧憬,以后要是这个盐碱水稻全面铺开了,会是个什么场景?

是不是代表着以后他们也能吃上这样的大米,不用再挨饿了?

一想到此,地里人们干活也越发卖力了。

像是恨不能今天收完明天再重新种下似的。

不过这里是北方,一年只能种一季,他们就是想要再种也只能等明年了。

男人们在前面卖力的割稻谷搬稻谷。

女人和小孩就在后头认认真真的捡稻穗。

小昭昭和小延延两个也带上了小草帽,跟在妈妈屁股后面帮忙捡稻穗。

小延延也不知道是眼睛利还是他有特殊能力,只要是他捡过的地方,必定是干干净净的。

小昭昭就不一样了,她捡完,跟在她后头的二嘎和毛毛还能捡不少。

沈贺今天也休息,他帮忙扛稻谷。

两三百斤的稻谷在他扛来轻轻松松的,就像是扛着棉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