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风波又起(1 / 1)

烈日当头,皇帝刘煜和几位尚书大人正在仔细批阅试卷。

至于新任礼部侍郎张仪,也陪伴在他们左右给出自己的看法。

经过层层挑选,吏部尚书和珅最终排好了众人的成绩。

随后,一份长长的名单被呈到了刘煜面前。

“鲍宜鹤,伍自绮,庄富,辛沛”

放眼望下去,入目的都是些没听过的人名。

这让刘煜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朕记得不是用了策卡八股取士吗?

怎么没见到朕的那位名臣呢?

皱了皱眉头,他顺着名单继续看了下去,希望系统能给他发个诸葛亮、韩信啥的。

“皇上,您不看看试卷啊?”

皇上您的发现刘煜只盯着成绩单看个不停,根本没有查阅试卷的意思,赵高都有些懵了。

光看名字能看出个什么名堂?

您这重点搞错了吧!

“别烦朕!”

“去,把这个主父偃的试卷给朕找来!”

刘煜翻看了数遍成绩单后,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这个名字。

一开始刘煜也没认出来这是个名臣,差点都把他给漏掉了。

还好经过几番回忆,他才想起了这位主父偃的大名。

于是他冲着和珅摆了摆手,直接找来了对方的答卷。

“嗯,见识独到,有理有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张侍郎,你也看看”

拿到主父偃的试卷认真品味一番,刘煜忍不住交口称赞,随后又把手里的答卷递给了张仪。

“唔,皇上。”

“此人的诸多想法与微臣不谋而合啊!”

“有趣,有趣”

张仪看了试卷也是频频点头,看得出来对他极为满意。

“皇上,微臣刚刚还想向您推荐这位主父偃呢。”

“要不,我将这位考生传来觐见?”

和珅见到刘煜对此人颇为欣赏,当即顺水推舟地提议道。

虽说这个主父偃不是自己安插进来的考生。

但既然皇上喜欢,和珅就没有不拉拢的道理。

以后说起来,怎么也算是帮了他一把啊

果然,听到和珅的话后,刘煜也显得非常高兴。

“好,既然和爱卿也这么说了,那就取主父偃为本科状元,带上其余学子一同上殿觐见吧!”

刘煜点了点头,旋即坐直了身子准备大肆封赏官职。

不消多时,一众学子鱼贯进入宣政殿,面对皇帝行使跪拜大礼。

而后,在刘煜的主持下,吏部尚书和珅为这一批学子分配了官职。

其中主父偃任文渊参事,其余学子则是安排到了六部及一线官府当中。

与此同时,和珅也同时罢免了一大批赵高与秦桧的朋党,彻底肃清了他们的残余势力。

做完这一切后,时间已经来到了傍晚。

正当刘煜准备回宫找武媚娘玩耍的时候,左将军曹操突然携带紧急军情求见。

无奈之下,刘煜又重新召回了诸位大臣在紫宸殿商议国事。

紫宸殿,为太极宫第三大殿。

皇帝日常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举行,所以这里也被称之为天子便殿。

由于进入紫宸殿必须经过前宣政殿左右的东西上阁门,所以前往紫宸殿又称为“入阁”。

能够“入阁”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在大臣心目中可是件颇为荣耀的事情。

所以当众大臣听到皇帝将他们传召到紫宸殿时,一个个都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丝毫不嫌麻烦。

待他们赶到紫宸殿内时,发现荒地里刘煜和左将军曹操已经等待多时了。

两人脸上,似乎都显得非常沉重。

难道又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几位尚书面面相觑,皆是在内心猜忌了起来。

“诸位爱卿,在便殿内就不用客气了,坐吧”

刘煜见到几人进来,也只是微微抬了抬眼,看起来并不想过多说话。

见此情形,赵匡胤等人也没敢直接发问,朝皇上点了点头后便坐到了一旁。

“左将军,莫不是出什么事了?”

落座之后,和珅见到皇上仍是低头苦思冥想,便索性悄悄询问起了旁边的曹操。

但曹操听了他的问题后也只是轻轻摇头,同样只字不提。

这下和珅等人可就更紧张了。

到底是什么事,能让这两位大佬如此忧虑呢?

太吓人了也!

看到紫宸殿内气氛如此尴尬,沉默良久之后,和珅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皇上,不知您急召我们入宫,是有何事需要商议?”

“莫非又有战事了?”

“”

听到和珅的话,刘煜嘴唇微微启合,仿佛想要说些什么。

但顿了一顿,他又闭上了嘴巴。

“和大人,确实如此。”

见皇上不想开口,曹操主动接过了话茬。

“本将军从雍州出发之时,接到了萧王刘秀从蒲州发来的急报。”

“唐国察觉到了青州军撤离蒲州,所以立刻举兵攻打城池。”

“虽然萧王所率舂n陵军及时赶到蒲州城,抵抗住了唐军的进攻。”

“但唐军此次集结兵力过多,仅凭舂陵军也坚持不了多久啊!”

看着几位尚书大人们疑惑的眼神,曹操把蒲州城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

话音刚落,众人的脸色皆是一变。

完了。

刚才他们还在讨论以后怎么对付唐国呢,没想到人家现在就找上门了!

听曹操所言,唐国这次恐怕是动了真格,势必要拿下蒲州城的。

万一这座前线要塞失守,整个顺国的领土都会暴露在对方视野里。

等到那个时候,什么计策都不管用了。

唉,这也太突然了吧?

就在和珅、赵匡胤等人发愁之时,曹操再次开口。

而这回带来的消息,无疑是更加致命了。

“若只是蒲州城有难,本将军倒还没那么难办。”

“可偏偏刚才又收到了消息,说是吴三桂已经叛国投敌。”

“此刻,他正带着三万兵马连同唐军一同攻打商州城呢!”

“哼,竖子!”

一提起吴三桂这个晦气玩意儿,曹操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这家伙自始至终都在与自己作对,还三番两次地跟赵高一起使坏。

要不是刘煜下昭让他停手回京,曹操都打算直接送他归西了呢!

这下倒好,自己前脚刚走,吴三桂这孙子就跑到唐国那边去了。

本就不富裕的顺国,此时更是雪上加霜。

一时间,整个紫宸殿内都陷入了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