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莲花宗传,老幼悄然换(1 / 2)

江面上,被那些妖怪的各色血水染得浑浊了一阵子。

能够被雷允恭、郑知州带过来的妖怪,都是他们这百年时间里面攒下来的精锐,血煞妖气不容小觑,大多走的是靠杀生血食、摄取怨念来修行,这种不太动脑子的路子。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死后,所有魂魄落入冥界,缠绕的那些怨念血煞也随之而去,残留下来的血腥味道倒是很淡,比他们活着的时候,弱了很多。

但范仲淹站在船头上,看看自己手里的粥,又看了看江水,迟疑了一会儿,还是转身把碗放下了。

展昭吃得正香,智化吃得更香,一边吃一边说起他来这里的目的。

包拯在旁边翻看智化带来的东西,不只是有陆昆院子里那些,可以联系到襄阳王府的事物。

还有江淮大都督府中,因为跟金陵王、天仙门密谋,养匪为患,掠夺财宝,与海外交易的一些秘密帐册名录。

苏寒山自己,没有在意过这些东西,当时目标,只是奔着苏晏的修行心得去。

智化却是暗中搜索,破解了不少机关,还请欧阳春帮了点忙,才把这些帐册,成功拿到手。

“那江淮大都督,也是一时之俊杰,朝廷之柱石,竟是这样的人。”

包拯摇了摇头,端起旁边的碗,道,“多谢智化壮士,送来这些证据,否则若是我们自己查证搜集,又要耽搁许多时日,还未必能够搜得齐全了。”

端着粘稠的甜粥当酒敬人,这种事,说来虽然有几分幼稚,但包拯向来不苟言笑。

智化平时文雅,这时也有几分江湖人的慷慨,添了两勺粥,一口干了。

范仲淹止言又欲,欲言又止。

那粥用料厚实,这么吞下去,竟也不噎嗓子,真是好汉!

他略微转头一看,喝~!包拯碗里也干净了,碗底亮闪闪可以当镜子用。

范仲淹以前觉得,这个比自己小十岁的同僚,在朝中都没几个人敢亲近的,着实想不出那么多江湖人,主动跑去给他帮忙时,是怎么相处的。

今天他倒是有点明白了。

“虽然证据已经有了,但江淮的事,还需要略微做些查实,军中失将,也当安抚,又有太湖隐患,事务颇多。”

公孙策在旁摇了摇扇子,说道,“可襄阳王那边,又是重中之重,是不是该上报朝廷,调些帮手过来?”

包拯沉吟道:“急切间,只怕没有合适人选。”

范仲淹坐下来,笑道:“不如我去江淮,你们去襄阳?”

这范仲淹十几年前,任开封府尹的时候,在朝中上奏,力求推行新政,朝中阻力不小,被他连写数十篇雄文,求告皇帝。

结果这些文章,不知怎么,走露了出去。

正好当时,名震西方多瑙河畔的一只老妖,游历中土,自称冥河姥姥,看过文章之后,起了兴趣,便要把范仲淹掳走。

万幸,那冥河姥姥行事嚣张,不看时机,当时正逢文武百官上朝之时,她在大宋皇宫中拿人,引起满朝文武,皇帝太后,齐力抗衡,拖延了一段时间。

最后峨眉总掌教,普度普群生老真人,收到宫中求救消息,发出一道飞剑,才把她惊走。

范仲淹因此重伤,修养多年,身上只挂了个闲职,文曲净土也转给了包拯,这次只因朋友交情,才同行出来游历,身上并没有担任钦差之类职务。

他现在如果要去江淮管事,只怕名不正言不顺。

“哈哈哈,事情可以先办起来,一边办一边等公文嘛。”

范仲淹抚须笑道,“我的名字,知道的人应该不少,此去江淮,除了安定军中人心之外,也是想具体看看太湖的情况。”

“那太湖隐患,最大弊端,在于只有一条江脉入海,其他支流,流量又小,河床又浅,且全汇入同一江水之中,所以一旦决堤,便是大祸。”

“等我勘探地形之后,正好发动江淮军民,开浦挖塘,蓄水引流,将来即使太湖有事,也难成大患,而且又给这些人找点事做,以免动乱。”

包拯抚着胡须不说话,当年新政之事,不了了之,但他对朝廷冗官情况,上下公文周转,拖延至极的现状,也早有意见,便默认了此事。

当年冥河姥姥随手直闯皇宫之事,本来应该是件屈辱。

但是事后,冥河姥姥在多瑙河畔的名声、实力传扬出去。

大宋朝廷竟然能够与这种巨妖抗衡,反而成了一种荣耀。

范仲淹这个因为文章,引起了巨妖觊觎之人,也就在整个事件里面,名声变得微妙起来。

他只要不造反,仅有这些不符合章程的事情,大宋上下,绝对都会让一让他。

众人皆不是拖沓的性格,略作商议之后,就分头行动。

包拯等人转向襄阳,范仲淹和智化,则乘船往江淮而去。

………………

与此同时,在江水下游不远的地方,也有百十人停下了脚步。

这上百号人,僧道俗家打扮的都有,领头的是三个老道,各戴紫玉莲花、红玉莲花、白玉莲花冠,虽然胖瘦略有差异,却都显得仙风道骨。

那戴紫玉莲花冠的,身份可非同一般,正是当今天下五大正宗之一,莲花正宗的掌门人,郭长达。

旁边两个,是他门中左右护法,左护法“寿星真人”庄子勤,右护法“福星真人”叶秋生。

这帮人看到江水中漂流下来的大量水怪尸体,正被江中鱼虾争食,脸上都微微吃惊。

“刚才江上妖气冲天,群妖结阵,想必有妖仙坐镇,声势倒也不可小觑,竟然这么快就被破阵?”

叶秋生手捏一把金如意,对着眼前一晃,眼中隐隐泛光,向上游看去,“文曲净土的气息,原来是包拯一行人,他身边展昭、公孙策,三人加起来实力不俗,难怪有这样的战绩。”

身后有些和尚道士交头接耳。

“可惜了,这么多的妖怪就白白的死了。”

“若是死前咱们就已经赶到,正好可以布置一番,把妖魂全都收入法器之中,也是祭炼法器的好材料。”

“看这些都是血食妖怪,靠血煞怨念为法力,在肉身打磨上没花什么心思,气血杂得很,没了魂魄也就不值一提了,若是有那清修的妖怪,那才浑身是宝。”

庄子勤回望一眼,手中拐杖敲了敲土地,说道:“咱们还是办自己的事情,不要节外生枝。”

郭长达看见上游船队之中,分出来两三艘船,也没有在意,扭头带众人离开。

走了不久,他面色微动,从袖子里面抽出一把铁尺,铁尺上面金线游动,正结成字符。

“昆仑传信……”

郭长达诧异道,“他们怎么也来了江淮?”

庄子勤肃然道:“莫非昆仑已经有人知道了香火衰落的事情,派人过来问责?”

叶秋生摇头:“凭咱们的身份实力,还不至于因为这件事情,就有人直接过来问责吧?”

郭长达沉声道:“反正他们离这边,也不足百里,既然召集莲花门人,我们过去看看就知道原因了。”

这些人都修为不俗,很快赶到一片山坡。

山坡上只有一人。

是个修眉大耳,满面含笑,耳坠金环的大胖和尚,坐在树下,拨动念珠,似乎正在参禅打坐。

传信中说的不清楚,郭长达本以为,来的人是个昆仑护法之流,见了这个和尚,便不由吃了一惊,快步上前,行大礼参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