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七弦钟鼓,动风雷(2 / 2)

几分钟里,他就从自己禅房密室之中,捧了一张古琴出来。

唐恩已经盘坐在佛前蒲团之上,面朝殿外,抚摸古琴,口中赞叹。

“此琴全长一百二十八厘米,肩宽二十五厘米,琴身肥厚长大,断纹如牛毛。”

“灰胎乃是以金银珠翠珊瑚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琴弦保存极佳,果然好琴。”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用的都是汉语。

亚瑟也以汉语问道:“你找琴干什么?”

对于世间顶级高手来说,哪怕不曾用心学过,只是稍有涉猎,要多掌握一门语言也不难。

然而,唐恩的回应,还是让他听得有些似懂非懂。

“地理诸书,世传充栋,求其术臻神妙者,而《葬书》为最;理极深悉者,而《发微》为优。”

“欲知作法之详活,无如杨公之《倒杖》;欲识星形之异态,无如廖氏之《九变》。”

“至若星垣贵贱,妙在《催官》;理气生克,妙在《玉尺》。”

“另有《雪心赋》,词理明快,便于后学之观览,引人渐入佳境。”

唐恩娓娓道来,“这是华夏明朝的地理学家,徐试可,借助皇室典藏途径,遍览古代名篇之后,提炼出来的一段话,极力推崇几部名著,你可知道这些书,讲解的是什么?”

亚瑟无奈道:“你都说了他是地理学家,这些书,难道讲的不是地理吗?”

“是地理,但也不全是。”

唐恩叹口气,“华夏的哲学流派繁多,历史悠长,保存下来的典籍也很多。”

“我刚才说的这些书,严格来讲,是把地理和哲学融合起来的一种学问,可以称之为风水。”

他低头调试琴弦,口中说道,“龙虎山和孔家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注解,用你听得懂的话来讲,所谓风水,指的是地理、气象、人心、当代局势、历史信息的综合体。”

“很多人认为,懂得风水的人,就可以掌握一种不同于武功的体系,发挥出类似于巫术魔法一样的奇特力量。”

亚瑟恍然:“你之前所说的,笼罩在松江府上空的那股力量,会针对外敌的力量,指的就是风水?”

“不错。”

唐恩点点头,“武道修炼的,是天地元气,是实实在在的能量,风水所修炼的力量,却是指地缘人文讯息,更加虚无缥缈,难以揣度。”

“自古以来,武道是正途,研究风水的能人很少,大多只是在练武之余,兼修一番。因为风水含有祈福的特征,在民间盛行,催生出大量骗子,又使得这门学问的发展,更加艰难。”

“我在东西方,阅读过很多这方面的典籍,却也只是能感受风水,而不能调动、掌控风水的力量。”

亚瑟皱着眉头,说道:“就是说,苏寒山很可能拥有调动风水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会让他在实际战斗的时候,获得多大的增幅?”

“这个很难说。”

唐恩脸色严肃,“风水的力量,具有地方局限性,他在这里经营最久,肯定是使用松江府风水之力时,效果最大。”

“结合所有情报来看,他很可能在未炼成金丹时,就借助风水对抗了贺宗。”

“而等到小清凉山战役的时候,他远离了松江府,没有风水加持,凭自身实力,也击败了先天教主。”

“那么现在的他,再度调动松江风水的话,涨幅肯定会比当初对抗贺宗的时候更大。”

亚瑟说道:“偏偏崇明岛,就在松江府的范围内。真是个麻烦的敌人!”

“但他的态度已经决定,我们之间,必须要进行战斗,帝国绝不能放任这么一个冉冉升起,朝气蓬勃的巨大威胁。”

亚瑟摩挲着自己腰间剑柄,斗志并未受到影响,倒是还露出微笑。

“你虽然说得很严重,可是特地跑到这里来借琴,应该是有针对他的一些手段吧?”

唐恩并未直接回答,只是将调试好的古琴,放在膝上。

传说,伏羲造琴时,只有一弦,神农造琴时,分出五弦,是为宫商角徵羽。

后来,周文王添一弦,周武王添一弦,如此,成就文武七弦琴。

这七条弦上,有七个散音,九十一个泛音,一百四十七个按音,组合变化,无穷无尽。

唐恩轻轻拨弄古琴,音调高的时候,如同风中铃铎,清脆悦耳。

中等的时候,明亮铿锵,如同敲击玉磬,低音时沉厚有力,如同钟震。

他弹的速度不快,眼睛也没有看在古琴之上,而是看向大雄宝殿之外。

似乎风一动时,他弹一声,鸟一叫时,他弹一声。

天光云影一变动,他再弹一声。

琴音绕梁,渐渐跟大雄宝殿外的古树叶片,灰尘香鼎,整片天光,都有了感应,琴声才略微加快了一点点,达到常人弹奏舒缓曲调时,应有的速度。

“自古以来,破坏总是要比创造容易一百倍。”

唐恩遗憾的说道,“我不能与本地风水间,创造出深厚的缘分,但他来到这里的时间,同样不够长,我可以……破坏他与松江风水的联系!”

亚瑟听着这段话,心中疑惑。

他原以为,唐恩是要把琴带走,做什么布置。

可如果只是坐在这里弹琴的话,琴声最多传出数里地,别说传到崇明岛了,就算离海边,也有很长的距离。

难道说,是要从龙华寺开始,在很多地点,分别弹琴,积少成多,逐渐达到效果吗?

他没有问,唐恩更没有答。

只有琴声起落,渐成曲调,大殿外渐渐起风,天光越来越暗。

龙华方丈脑中懵懂,站立在一旁,感到殿外凉风,不禁抬头看去,自言自语:“要下大雨了?该收衣服了……”

亚瑟淡然道:“一场小小烟雨罢了,有水气而无电荷,且现在还没到正式落下水滴的时候。”

他话音未落,外面突然炸起一个大雷,令他眼神一变,扭头望去。

不知道多少正在吃饭、散步、说话、游玩、做菜、缝衣的人,也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巨响,吓得心里一荡。

路面上的行人捂了下耳朵,看了一眼天色,纷纷加快脚步,寻找避雨的地方。

乌云滚滚,电闪雷鸣。

龙华寺里,钟楼上面的那口大钟,哐哐作响,左右摇晃。

鼓楼上面的那口大鼓,似乎也在狂风的冲击下,鼓面震动起来,发出声音。

雷声隆隆,雨声潇潇,闪电划破云幕,大雨如注而下,更打得千窗万户,千瓦万树,街道水面,全部发出水珠破裂的音律。

琴声在这样的大雨雷霆之中,好像完全被掩盖过去,侧耳倾听,也听不出来。

雨水足足下了小半个时辰,天空中的云,越聚越多,越推越远。

最开始的雨幕,只在龙华寺周围的几里地而已。

等到小半个时辰的风雷发酵,天地水汽的推迁迭变之后,这场大雨,几乎盖住了整个松江。

这小半个时辰里面,唐恩的琴声,没有一秒钟的间断。

原本被雷声、雨声掩盖的琴曲,如今又好像檐前屋后,无处不在,琴曲中还伴上了歌声。

龙华方丈狼狈的逃向大雄宝殿的一角,只看到整个大雄宝殿,殿顶震动,似乎被风雷之气所激。

厚重重迭的瓦片之间,漏出了大量缝隙天光,漏下了大片水珠。

雨水如同珠帘,浇在大殿里面,浇在金佛之身,顺着佛祖的容颜,流淌下来。

“天有五星有五禽,地有五方有五义,人有五老有五德,道有五圣……有五贼!”

不列颠岛的大学者,在佛前雨中,弹琴高歌,苍凉古朴,抑扬顿挫。

“文武交锋通天地,烟云齐贯……”

“风雷引!!”

大雨滂沱,雨云化成茫茫烟波,直至东海之滨,跨过海水。

相隔两个朝代,数百年前,明太祖派人在崇明岛上立起的那一块石碑,不知何时,重新被人挖掘出来。

高达数丈的石碑耸立,“东海瀛洲”四个大字,铁画银钩,龙飞凤舞,张扬跋扈。

苏寒山盘坐在石碑顶端,双手垂于膝,眼帘闭合静谧。

直到丝丝点点的雨水,斜飘而来,落在了崇明岛上,他也只是眉梢一动,没有睁眼。

贺宗的身影,从渔村里面显露,捏着水晶石,走出简陋的小屋,仰望苍穹,十分动容,口中轻语。

“雷电分公母,雨水分雌雄。”

“雌雄一相逢,雷公斗电母!”

乌云中,闪电轰鸣,纵横蜿蜒。

诸多电痕亮光,刚好合成了一张巨大的云篆符咒,横亘在乌云之中,一闪即逝。

雌雄交感,五雷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