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126章 蚁字金书,临别玄光(2 / 2)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他们两个闲游到日暮时分,西方暖阳,悬挂山间,满天灿烂霞光。

苏寒山看了看手腕上的印记,估摸着再有片刻,时辰也快到了,就提起找家酒楼,吃点东西。

孟昭宣正准备挑选一家,忽然听到右前方有间酒馆里面,传出一阵哄闹的声音,隐隐夹杂着“孟元帅”的字眼。

各方宗师齐聚庄园的那一战,足足有数千人参战,又牵连左相等人的府邸,动静闹得实在是太大。

就算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天,依然是整个临安城里,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

酒馆交谈,提及孟元帅,实在不足为奇。

但苏寒山凝神一听,发现里面似乎在谈论别的事情,心中有些好奇:“就那家吧。”

两人进门之后,终于明白众人哄闹的原因。

原来这酒馆大堂里面,居然有人摆出一张香艳的屏风。

屏风上画的,似乎是一座宫廷中的景象,诸多女子头戴金钗,身穿锦缎,衣衫不整,旁边另有一群身着盔甲、腰配长刀的军汉。

“……大半个月前那场火,把我家的墙都给烧黑了半边,金国的蛮子灭国之后还这么嚣张,实在是丧尽天良,可以想象,当年我们的先人所遭受的欺辱了。”

只见一个两颊酡红、明显已经喝醉的富家翁,站在那屏风旁边大声说道,“但正所谓善恶有报,天道好还,孟元帅灭金的时候,杀的那些王公贵族人头滚滚,连那些皇后嫔妃,都要被咱们大宋的军爷享用。”

“我这面屏风,就是前两天一位奇人,跟我一起痛骂金国,同仇敌忾,看我有缘,只收了三百金,赠予我的。”

“屏风上的图画,是当初随军的画师描绘下来的,孟元帅率人攻入金国皇帝后宫中的场景。”

醉汉在那里指指点点,“你们看啊,这就是金国皇后,这个是贵妃,这个是公主……”

大堂里的人哄笑不已,有几个泼皮闲汉,更是叫道:“想必皇后一定是归了孟元帅了,不知道贵妃公主们,有没有分润给小兵。”

“废话,就算没有贵妃公主享用,金国都城里面那么多大户人家的妙人儿,也够军爷们分润了,还有大把的金银,大群的牛羊啊。”

有人眼尖,瞧见那屏风图画旁边,还绣了许多唱词,便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

苏寒山脸色微妙,看了看旁边的大元帅。

“我岂会纵容部下胡乱烧杀抢掠?那不就跟敌国蛮子一个德性了吗,即使诛拿敌国官员,抄家收产,也是要讲究章程的。”

孟昭宣哭笑不得,低声说道,“再说当初,金国后宫嫔妃基本都遗留在汴京,而我们一路追赶金国皇帝直至蔡州城下,我根本就没进过他们的宫廷。”

“我看那几句唱词,也绝非军中画师的笔触,更似是那些投了蒙古的儒生弄出来的东西。”

他正说到这里,众人中也有年轻书生大喊起来。

那人辩解的几句话,跟孟昭宣的解释颇为贴切。

苏寒山多看了两眼,笑道:“看来,临安城市井间的明眼人,也不少。”

“……所以说,你拿出这种东西来,根本就是在玷污孟元帅的名声。”

那书生并未喝酒,却也抗辩得脸红脖子粗,慷慨激昂的说道,“孟元帅那是何等样人,那是亚圣孟子的后裔,继承孔孟圣人的道德秉性,文采荣光,所以才能百战百胜。”

“你们就算不相信孟元帅,也不该质疑孟子后裔的高洁吧!”

苏寒山顿时无语。

“我都不知道,原来我是孟子后裔。”

孟昭宣叹笑一声,“任重而道远啊。”

宋朝的风气,实在是重文轻武到了极点,除了皇帝宦官的胡作非为之外,成名儒士误国之举,也比比皆是。

北宋的时候,就算是苏轼那种真正会为民间做出政绩的大文豪,也极为轻视武将,对历史上的卫青等人,都斥为佞臣,言辞刻薄至极。

南宋之后,文人中涌现许多亲眼经历过战争离乱的人,倒是使文坛风气为之一清,但流毒无穷,仍未根治。

孟昭宣这些年治政四方,在军中教人习字,建立了许多书院,正是希望文武并重,培养出治军的人才,并取代那些腐儒的刀笔。

苏寒山说道:“反正枪杆子抓在你手里,朝政抓在李秋眠他们手里,这一点小毛病,倒也不必在意。”

“我不是在意他们的毛病,我是惋惜,他们本来都是能做出事业的人,像这个人,引经据典,能言善辩,独对众人,胆色不改,放到合适的位置,也足可为百姓仗义执言,或理清地方帐目,制衡豪强。”

孟昭宣感慨道,“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人,才能外驱强敌,内兴民生,早日重现汉唐盛世之风。”

“可惜,像他们这样的人,需要有合适的人去驾驭才行,否则也就只是朽木臭笔,我和李秋眠在这方面,偏偏都不算擅长。”

他顿了顿,悠悠道,“皇帝当年勤政的时候,倒是能把这些人用得如臂使指,可惜了。”

现在李秋眠他们虽然能够掌控皇帝,甚至能够把下一任皇帝纳入计划,但是要想让皇帝自愿尽心尽力,主动用上自己的才干手腕,那也是不太可能的。

苏寒山若有所思,突然笑道:“那我临走之前,再帮你们一把。”

孟昭宣疑惑的看了他一眼。

苏寒山身影一闪,直奔宫城之中。

皇宫内,皇帝揽着自己的妃子,坐在寢殿里面发呆。

服下毒药的不只是他一个人,他身边的贵妃,用惯了的那些太监、心腹护卫,也全都被下了毒。

现在他是彻彻底底断了反抗的念头了,不过,他想想,自己今年也已经年过四十。

当皇帝的,能活到半百都算是长寿的了,就这么混混,再混个十年八年的,倒也不错。

反正明面上,在那帮人能培养出一个新皇帝来的时候,还不至于断了自己的享受。

皇帝还是相信,孟、范等人,愿意给自己这点旧情的。

但是想如最近几年一样,动不动利用国库,搞什么功德寺、建园林,肯定是不行了,朝政又不需要自己去管,总觉得闲得过头了。

算了,明天还是去找几位禅师、道长进宫,谈禅论道,讲讲神仙逸事吧。

宫殿侧面大窗的天光已经暗淡下来,皇帝也懒得让宫人点灯,就准备搂着贵妃躺下。

倏然,宫门处金光一闪,奇风卷动,使宫门自行闭合,耀眼的光华照在了皇帝脸上。

皇帝抬手遮了一下,眯眼看去,贵妃吓得瑟缩在旁。

只见苏寒山乌发飘扬,衣袍翻飞,悬浮在半空,通体放出金光,脸上带着一种似乎慈悯,又似失望的眼神,瞧着皇帝。

“先生又来了!”

皇帝连忙起身,心中暗骂,脸上倒是恭恭敬敬。

“唉!”

空中飘下了一声悠长的叹息,金光流转,似乎映照出龙虎仙鹤的仪态,祥云团团,盘绕周边。

皇帝的脸色变得有些疑惑,听说宗师的武功是能放光的,但董宋臣当初也弄不出这么奇妙的场景。

再说了,这人突然跑到宫里来,不会就为了让他看这些把戏吧?

苏寒山运转内力,回忆着前世的特效画面,给自己弄出一些没什么破坏力,但足够唬人的场面来。

他的内力灵变,可不是此界正常宗师所能比拟的,很快,祥云金光中,甚至都有了隐隐约约的天女游舞、洒下飞花的场景。

“我此番游历红尘,遴选阴神与仙官,原本想着你有前十年功绩在身,仙官虽然不成,地府一个小神却可以凑合。”

“想不到借两位仙官候选之手,给你一个警醒的机会,反而让你就此怠惰下来。”

“我今即将归去,再来点化你一次,为众生有功者,方得仙赏神封,你好自为之吧!”

话音刚落,天鼓微动,满殿玄光,只见一条缤纷天路,直通天顶。

苏寒山的身影缓缓升高,越来越靠近殿顶的方位,就在触及殿顶的刹那,突然消失。

所有异象,一并淡去。

皇帝愕然的看着上空,举目四顾,殿门闭合,绝没有哪个地方能容人离开,身边的贵妃,还有那些太监宫女们脸上,分明也是惊愕万分的神情。

他脑海之中,电光火石,浮光掠影的闪过了关于苏寒山的一切神秘消息,懵懂之间,似乎恍然大悟。

“仙长!!!”

皇帝……这大宋赵家的好大儿,扑通跪在了地上,双手合十,那一双眼睛,不由自主变得晶亮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