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记(中上)(2 / 2)

运河岛 运河岛 1043 字 2个月前

另外,用语言思考时的感受和体验也跟语言的种类有关。

这一点我没深入研究过,只有一点个人经验。

我现在使用流利的语言有两种,一种是母语,就是母语者的流利程度,另一种是第二语言,用它交流学习还有思考都没有问题,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感到不适。

用第二语言思考时的感受和用第一语言思考的体验是有些差别的,但要非常细致和精确地描述,也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

考虑到两种语言的结构不同,有可能思考的结构也会不同,然而思考的结构偏抽象,不使用专业的概念和名词又不做一些研究学习,不太容易讲清楚。

比较容易讲明的就是思考时的内心体验和情绪连接不同。

大多时候用第二语言思考会有一些相对的与自身情绪的距离感。

第一语言很容易引起相应的情绪的反馈,因为它毕竟是一种非常根植的在内部的语言。他对于内心的感受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比如同样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词语,在母语中带来的情绪波动比在第二语言中带来的要大得多。

第二语言尽管非常流利,可以非常自如地用它去思考,但毕竟还是从某种意义上讲隔了一层的。它会产生一种距离感和客观感,有些时候会有一定的帮助,有时也会是阻碍。

但这现在也只是一个个人的发现和感受。我对这个方面没有太多的涉猎。

这些关于思考和所用介质——比如各种不同语言——的关系以及其他类似的内容,肯定是有研究的,相关的专业人员肯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要是有机会或者有必要,可以就这个方面专门查一些资料然后汇总一下。

不过绝大多数时候我并不是特别在意我到底用哪个语言来思考的,有什么语言就用什么语言。很多的时候用什么语言来思考跟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比如思考的对象、面对的事物、以及思考之前见过的人、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

如果正在说话,通常思考时所用的语言和正说的话时同一种。不过也有过不一致的时候,那就容易导致说出的语言变得迟缓或者不自然,语气和用法也容易变得奇怪。

之前我问过一个会三四种语言的人,既然她同时会这么多种语言,那么在内心之中跟自己对话的时候或者默默思考的时候,到底用哪种语言。她想了一下说,哪种语言在头脑的表层,就用哪种语言来思考,或者说大环境是哪种语言就用哪种语言来思考。

这可能是个普遍的规律吧。

可惜当时没有深入想过思考效率的事,没有问她在用不同语言思考时是否速度或者精确度有所差异。

……

这个走神真是一个长走神,直接引出了一个分支话题,在那之前还讲着电影呢。

不过这个走神还没结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