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
不耗费一兵一卒?
不仅能让夏国退兵,而且还能让大乾获得几年的休养生息?
这可能吗?
如果真有这样的退敌良策,那是能够记入史册的啊!
但李安澜说出这番话后,大殿下的文武百官无不惊讶!
就连下方的财官首府闻尤,也都忍不住激动地看向上方,一点也没了右相的稳重。
不过这也正常。
若是说有办法能击退夏国大军还好说,但李安澜却说大乾甚至不用耗费一兵一卒就能退敌,而且还能让大乾获得好几年的休养生息。
这已经不是计策了,而是天方夜谭。
所以,众人才会震惊。
并且,这竟然是从刚刚登基不久的李安澜口中说出。
“陛下,您可莫要胡言啊!”激动之下,闻尤立刻开口,但紧接着又发现这样很不雅,于是连忙恢复稳重,缓缓对李安澜说道:“不耗费一兵一卒就让夏国退兵,这...”
闻尤没全说出来。
其他官员见闻尤都开口了,就也不再多说。
有了前车之鉴,他们还真不敢再继续挑衅李安澜的威严,万一他再来个“放肆”,那就惨了。
“闻太师,朕可没有胡言乱语。”李安澜不紧不慢的开口,接着她缓缓道出了这番计划。
“所谓唇亡齿寒,讲的是一个典故...就如同现在的情况一样,当初有个国家要经过中途一个国家去进攻对面的国家!”
“中间国家的君主听闻后,以为对方可以帮自己消灭后方的敌人就借道给了对方,却没想到对方灭掉了对面的国家后,转头就将此国也一举歼灭!”
“放到现在来看,后方项国与大酆的敌人并不是我大乾,而是如今的夏国!”
“一旦大乾被灭,夏国必然野心膨胀,而没了大乾在前方中原之地挡住夏国,夏国便可以大乾为跳板,直取后方的项国与大酆。嘴唇都死了,牙齿还能不死?”
“所以,当下最紧要的,就是派使臣去游说项国与大酆,让他们知道正是因为大乾在前方抵抗夏国,才没让他们遭受到战火洗礼!”
李安澜口才不错,将陈九宫的计划原原本本的讲述了出来。
刚开始,满朝臣子还不明白什么叫唇亡齿寒,可等她用大乾、夏国与项国、大酆等国对号入座后,他们就恍然大悟了。
但其中的有识之士,比如闻尤和许宗,他们却担心夏国也早就想到了这些。
“陛下,或许夏国早就允诺了项国与大酆,若攻下大乾会与他们平分中原之地呢?”闻尤担心的开口了,这也是他早就想过的事情。
可听到这话,李安澜却不怒反笑。
“闻太师此言有理...但项国与大酆的君主不可能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落后不一定挨打,那是因为我今天不想打你,等夏国彻底吃下大乾,你且看他。”
“届时,如若夏国还敢在大乾边关肆虐,项国与大酆必然出兵相助,到时就能让夏国投鼠忌器!”
呼哧呼哧~
李安澜这一番侃侃而谈,让大殿下方的文武百官全都呼吸急促起来。
不少人都激动地满面赤红,大殿上满是急促的呼吸声。
就连闻尤和许宗也都瞬间懂了,而闻尤更是直接踏前一步,抱拳赞赏道:“陛下所言极是啊!老臣还一直认为,我大乾只能独自面对夏国!”
“可听了陛下圣言,老臣方能明白原来还有此等良策!不愧是先帝独子,此法甚好!若夏国还敢来犯,项国与大酆必然会出手相助!”
“是啊,陛下圣明啊!”
“此法甚好,此法甚好!”
“不愧是先帝血脉,老臣真为自己之前的目光短浅而羞愧啊!”
闻尤不愧是先帝时期的托孤老臣,在明白了李安澜的计划后,立刻体会到了其中的秒处,并且毫不迟疑的大加赞赏起来。
见到他都如此,其他官员又如何会错过这拍马屁的机会?
一时间,众人纷纷效仿。
许宗刚想加入进去,结果就发现自己竟然都插不上话了。
这该死的老匹夫!
想到这,许宗恶狠狠地瞪了闻尤一样,倒不是他也喜欢拍马屁,只不过他与闻尤素来不和,实在见不惯他这套溜须拍马的谄媚模样。
“朕还没说完!”
但就在众人兴奋不已时,李安澜忽然再次开口了。
众人连忙安静下来。
“利用此法,我大乾可让夏国即刻退兵。”
“但朕不准备再继续隐忍下去,夏国退兵后我大乾就能获得至少三年的休养生息。闻太师掌管大乾户部,在这三年时间里就可以大肆发展我大乾的民生!”
“百姓有了钱粮,那自然会有更多兵力融入军队,到时等到民生、军事、经济,三位一体,并驾齐驱。届时,就能反攻夏国,彻底拔除这根眼中钉!”
“落后不一定挨打,那是因为我今天不想打你...所以,朕要的不是暂时的安宁,而是让我大乾恢复先帝时期的盛世乾坤,一统神武大陆!”
李安澜对陈九宫说的最后一句话记忆犹新。
所以,她已经不打算继续隐忍下去,而是打算让大乾彻底发展起来。
但她这番话说完,却没想到群臣的表情变得更加精彩。
只见,他们的表情从最开始的谄媚,到慢慢的沉思,最后化作了无比的振奋和自豪!
如果说,他们之前还只是为李安澜能有退敌之策而高兴,那么现在就是发自内心的为李安澜的成长而高兴,更为大乾能有这样的乾帝而自豪。
她的这番话,彻底在文武百官的心中,勾勒出了一副大乾盛世的蓝图。
作为大乾的一份子,谁不希望恢复大乾盛世?
不得不说,此番良策如果能加以实现,确实能够恢复盛世。
“好!”
“好!”
“好!”
“陛下!”
这一次,许宗第一个反应过来,声音里几乎是带着哽咽,一步踏前感恩戴德道:“陛下,若此计能成,夏国必然不敢轻举妄动,我大乾还能获得长时间的安宁!”
“借助几年的时间休养生息,到时未必不能一举歼灭夏国,让我大乾边疆再无他人酣睡之患!此番荣耀,不亚于先帝当年的大乾盛世啊!”
瞬间,许宗第一个站出来大声的赞叹。
但他可不是要溜须拍马,而是真心地感觉到了李安澜的成长。
为大乾!
为历代乾帝感觉到欣慰!
如今的小皇帝终于成长起来了,也不算是他们这些托孤老臣没有做好。
只要假以时日,大乾必然会恢复曾经的荣耀!
再看一旁的闻太师,他竟然也没有因为许宗抢了他拍马屁的机会而恼火,反而是激动地浑身颤抖,一张老脸直哆嗦,想开口都已经语无伦次了。
同样作为三朝老臣。
虽然他喜欢溜须拍马,但那只是他性格使然。
实际上,有哪个能让先帝托孤的老臣,是真的喜欢结党营私,而不为国分忧?
见识过前朝的盛世江山,他曾经多少次午夜梦回,都在幻想着让如今的大乾恢复曾经的昌盛。
一个大乾人,哪怕是落魄的街边乞丐,他国番邦的贵族扔给他一个铜钱,也会被乞丐扔回去,再反啐一口老痰!
没别的!
就因为大乾盛世,万国来朝!
大乾人,连乞丐都看不起番邦的贵族!
也同样的,伴随着两人的发自内心的呐喊,满朝文武的官员也都感觉到了彻底的兴奋和期待。
兴奋,唇亡齿寒的妙计。
期待,大乾盛世的来临。
“既如此!”
也就是在这时,李安澜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文臣武将,最后目光落在了许宗几个人身上。
“闻尤、许宗、裴承安!”
“你三人下朝后,随朕留下议事,尽快将游说项国和大酆的人选定下来,边关战事已十万火急,容不得半点差池!”
“喏!”
“遵旨!”
伴随着三人出列,一旁的宦官哑公公立刻高声唱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臣等告退!”
文武百官带着满心期待离开了勤政殿,而唯独留下许宗三人。
等所有人都缓缓离去后,许宗看着去换衣服的李安澜背影,心里却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
这不像是李安澜一夜之间能想出来的计策。
毕竟,这唇亡齿寒的典故,就连他都没听说过,李安澜如此年纪怎会知晓。
莫非...
一时间,许宗心里忽然有种猜测,难道真有世外高人给李安澜献计?
这个想法刚一出现,就一发不可收拾的泛滥起来。
毕竟,以李安澜的年纪不可能想出这种计谋,绝对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只是不知道对方到底是谁。
若此人妄图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他们这些托孤老臣必然要倾尽全力清君侧。
但如果那施计之人是真心为大乾着想,那么此人无论身份高低,一定是大乾的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