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是余闲老师吗?”
电话那边,郝仁尽量让自已的语气平静。
但他内心已然是焦急如焚。
一年一度的双节晚会就要开始了,留给他们雕琢作品的时间不多了。
其实他们已经拿出了一个作品。
并且已经通过了两次彩排,但是作为演员兼导演的郝仁,仍然觉得他们的作品有些问题。
搞笑是搞笑了,但是没有余味。
直白地说,就是没有讽刺力度,有点温暾水,不够劲。
小品不能只是搞笑就行了,需要有人文思考。
这也是他为什么他能连续三年春晚,而且被大众接受的原因之一。
正在他对目前这个作品不满意时,就看到了人人日报转发的那篇《项链》。
他一眼就觉得,这的主题,太适合改编成小品了。
一是够短,二是转折够吸引人。
又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象,人人日报的转发,也保证了作品的政治正确。
于是他就着急地联系了余闲。
余闲在电话前,却仍然是听出了郝仁的焦急感。
他之前说是晚会打,但是也没有说是什么时候。
刚刚只是响了两声,对方就直接接通电话,虽然手机很方便,但是很明显,对方一直在苦苦等着这通电话。
“郝先生,实在抱歉,之前一直在忙,要带孩子……”
“没事没事,我能理解,孩子嘛。”
郝仁应和一句,马直入主题:“余闲老师,咱们这个改编权的事情?”
“我这边大致是没什么问题的。”
余闲说着,随口问了一句:“就是不知道,对于改编,您那边有没有一个初步的想法?”
郝仁愣了下,不过反应极快。
他在看到时,其实就已经有大概的想法,于是便说了个大概。
说完之后,忐忑地说:“余闲老师,可能改编的会稍多一些,毕竟小品是还需要一些笑点的……”
余闲却在电话这边点了点头。
可以听得出,对方是做足了准备了,并不是脑子一热,就过来要改编权。
于是笑着说道:“我觉得你这个改编思路很好。”
“那您是同意了吗?”
郝仁喜出望外。
他以为作家都不太喜欢自已的作品被魔改。
却不知道,余闲的这篇《项链》,也是对原作的一次魔改。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既然是改编权,肯定是不能与原作一模一样了。”
“而且我这是,文学作品。”
“而你们要演成小品,属于视听艺术,所以自然不能一概而论。”
“原则我是同意的。”
余闲笑着说道。
“太好了!余闲老师,您看,要不咱们谈一下合同和酬劳的事?”
“行,这个你们按行业标准来吧,我也不太懂。”
余闲随口说道:“不过,我能给你们的,是非专有改编权。”
版权改编授权有两种。
一种是专有改编权,另外一种则是非专有改编权。
专有改编权就是说在协议期限内,余闲把改编权交给郝仁,只能是郝仁独有,余闲不能再将改编权授予其他人。
非专有改编权则不同,余闲现在把版权授予郝仁之后,他还是可以再授予其他人。
对于小品作品来说,这个其实没什么区别。
因为大部分小品都是晚会作品,基本不涉及商业用途。
晚会举办方除外。
“这个没有问题的,余闲先生,您也是四明市人吧?”
“方便的话,给我个地址,我过去找您,咱们把合同当面签了?”
郝仁说道。
他已经是迫不及待要拿到改编权了,免得夜长梦多。
不然的话,就只能硬着头皮用之前的本子。
但那对于有强迫症的他来说,无异于强迫自已吞食一口巧克力味的屎。
“好,我在……”
余闲随后说出了他家附近的商场名字。
“好的好的,这个地方我知道,离我挺近的。”
“余闲老师,我大概半个多小时左右能到您那儿……”
余闲愣了下,现在都差不多九点了!
这签合同都不准备隔夜的吗?
好在商场这会儿正热闹着,余闲便点头了:“那行吧,你到了之后联系我,我在门口等你。”
“嗯,好。”
挂了电话后,余闲换稍正式一点的衣服。
哭笑不得地对正在擦头发的林俞静说:“得,我还得再出去一趟。”
“是的改编权吗?已经跟对方谈妥了?”
“对。而且他们还挺急。”
“那就有可能是为了月底的双节晚会。”
“倒也是。”
余闲点点头,道:“那我先出去一趟,你要不要也过去?”
他想着,这位郝仁好歹也是个明星,说不定林俞静挺感兴趣。
结果林俞静却一脸茫然:“神经病,你去签合同,我去做什么?”
“哈哈,那好吧,我先过去了。”
“别忘了带钥匙。”
“哎。”
……
朋友们,来点鲜花评价支持支持吧!!!
新书跪求鲜花求收藏求月票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