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像是撒满了盐。”
林俞静呢喃一句,笑着说道:“师兄,你这句话写的可真好!”
是啊,是写的真的好。
只是,它属于一个叫做余桦的作家。
余闲也在内心说了一句。
林俞静做了一个现场的阅读理解。
“月色虽然很美,但没有亲人的陪伴,一切都是那么寒风彻骨。
月光照耀着大地,仿佛在自己的伤口撒盐。
失去最爱之人的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体会。”
余闲笑了笑。
他本来把《活着》这本书“写”出来,老实讲,并没在太大的情绪波动,因为他跟余桦和《活着》都太熟了。
但是林俞静的这句阅读理解,差点让他破防。
因为感同身受!
因为,林俞静,以前就失去过最爱之人,而之前,也差点失去了自已。
“师妹,放心,我在呢。”
“嗯,我知道呀。”
两人在报亭旁边站着,让老板觉得有点心里腻歪。
好在这时有其他人过来,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余闲快速翻到《活着》的最后一页。
一般来说,《耕耘》的长篇专号,会在每一篇后,附加一篇评论性的文章。
《活着》也不例外。
命运是表子,绝望不存在。
——许慕诗。
看到标题,余闲都愣了一下:“用词也太大胆了吧?”
这个表子,就是大部分人以为的,那个表子。
而许慕诗,余闲对这个名字不熟悉。
“这个许慕诗,好像是《耕耘》杂志的主编!”
这时,旁边的林俞静小声提醒他。
余闲于是翻到封面,找到出版信息,果然,主编叫做许慕诗。
他没有在意。
而是想看看,许慕诗的评论写了什么。
“突然而言,余闲这个作者,对我有着不可阻挡的杀伤力。”
“读《活着》时,莫名想到了,少年的时光,那时日子过的无忧无虑,鸟语花香,生活灿烂无比,前途一片光明。”
“读完《活着》,实在让人无法接受生活竟能如此悲惨,富贵竟能承受如此大的苦难。”
一开始一段话写的,有点像是引子。
然后是一个副标题,或者说是下几段的总结。
第一个副标题,是一句话。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谊,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
随后跟着几段结合书中文字的分析。
第二个副标题,还是一句话。
《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
然后也是几段分析。
第三个副标题,也是一句话。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又是一段分析后。
最后以一段话结尾:
人不能靠记忆活着,人要靠希望活着,哪怕靠幻想。
幻想就是希望,有希望,就能活着。
有希望,绝望就不存在。
我们把希望寄托在有限的事物中,却不知道,只有明天,才有希望。
活着,就是唯一的希望。
“有点水平啊。”
看完之后,余闲笑着说道。
林俞静说了一句:“要不人家是主编呢。”
“也是。走吧。”
二人拿着杂志,要回去的时候。
旁边两个同样来买杂志的,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吸引了他的注意。
“春哥,就为了买新一期的《耕耘》,需要起这么大老早吗?”
“死胖子,再敢叫我春哥,信不信我搞死你!”
“好的,春哥。”
“……”
“我说,春哥,这《耕耘》有那么好看吗?你几乎是期期不落下!之前也没有见你老早就来买啊?”
胖少年说道:“这三摞书,一个月内都不能卖完,是不是,老板?”
“……”老板直翻白眼。
“这一期不一样。”叫做春哥的少年说道。
“有啥不一样?”
“这一期有作家余闲的《活着》。”
“就是你最近在你们文学社里,做读书活动的那本《活着》?”
旁边的林俞静肘了下余闲的腰,一脸笑意。
余闲也觉得挺巧,居然遇到了自已的粉丝吗?
“嗯,是。”
“可这篇不是已经有了吗?”
“那不一样的。”
少年春哥摇摇头:“网阅读,跟读纸质书,感觉完全是两码事。”
“有什么区别吗?”胖少年直挠头。
“怎么说呢……”
少年春哥想了想说道:“你在电脑里看葵斯教师,和亲自持枪场,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吧?”
“啧啧,肯定是不一样的呢!”
“这个区别,就是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的区别。”
“哦!”
胖少年恍然大悟:“说的是呢!”
“……”
……
九万多字了,朋友们,再给点鲜花支持支持吧!!!
新书跪求鲜花求收藏求月票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