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陪苗苗玩了一会儿。
让她成功地忘记了手指的疼痛,以及变成蝴蝶的执念后。
余闲回到屋打开电脑,进入了《耕耘》的作者后台。
他看到了征文的提示消息,按边的提示,填了一些资料,按了提交,接下来就没有他的事情了。
随后,就去看了一眼稿费。
“居然已经有十万了吗?”
余闲稍有些惊讶,然后又看了一些每日的增幅。
发现日收的,是开始的几天,之后就稍有些下降。
“如果这是个长篇,也不需要那种百万、千万的网文级长篇,只要三五十万,那得有多少收入?”
余闲想着。
果然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收入规模是不太一样的。
但是都有个共同的特点。
头部通吃。
余闲彻底安下心下来。
这些钱,至少让他,以及这个家在短时间内,不需要再为钱发愁了。
当然,要想过舒适的生活,还是远远不够的。
……
中午,余闲下厨,吃了午饭,又给老爸余国庆送了午饭。
回到家,父女俩玩了一会儿拼图。
苗苗再一次成功地,在拼图中迷失,然后要去午睡。
“爸爸,你抓住我的手手。”
“为什么呀?”
“我怕我睡醒后,就变成蝴蝶飞走啦!”
“蝴蝶飞走还能飞回来呀。”
“可是爸爸我都没有学会飞呢,万一飞的太高,飞不回来呢?”
“哦,那爸爸就抓着苗苗的手手。”
“嗯,爸爸,我睡啦!”
“睡吧。”
刚把苗苗哄睡,松开她的手,想要回屋继续键入《声律启蒙》。
这时周兰香却回来了,还拎着一大堆菜。
余闲有些意外:“妈,你今天怎么这个点回来了?没有课了吗?”
“还有,妈你买这么多菜干嘛,冰箱里都放不下了。”
“就知道问,也不过来帮我接一下。”
周兰香一边换鞋,一边说道:“下午的课和同事调了。”
余闲接过菜,往厨房放。
他忽然想到什么,便问道:“妈,晚家里有客人?”
“嗯,你大姑大伯三叔还有你小姑要过来。”
“他们要来?”
“是啊,也不知道从哪知道你出院的事的。”
周兰香随口说道:“多半是你爸。”
“你说你爸这几个兄弟姐妹,你住院的这五年里边,都没见过他们来咱们家几次,更别说医院了。”
“生怕开口给他们借钱。”
“现在倒好,你这一出院,做是想起来还有个兄弟。”
周兰香对余闲的大姑大伯和三叔还有小姑,是有很大的意见的。
余国庆同志是兄弟姐妹五个,他是中间那个。
边有一个哥一个姐,姐是老大。
下边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妹妹是老幺。
打余闲记事起,他就知道,余国庆兄弟姐妹间处的连普通亲戚都不如。
而原因,无外乎还是一辈造成的。
据周兰香说,是他早就忘的差不多的爷爷奶奶,分家的时候太过偏心。
偏心老大,偏心老幺,又偏心大伯,偏心小叔。
偏偏余国庆这个中间的,很“光荣”地,什么都没有分到。
哦,也不能说什么都没有分到。
债倒是分了不少。
也因为这个,周兰香一直不愿意跟他们来往。
也就余国庆总觉得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小时候逢年过节,他还愿意带着余闲过去。
再后来,也就那样吧,维持着面子过得去而已。
但在余闲车祸之后,这面子,那边也不要了。
刚刚周兰香说那几家没来过几次,其实已经算是夸张的了。
实际,不是没看过几次。
林俞静之前说了一嘴。
在余闲住院时,就是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露了个脸,得知他变成植物人后,就再没有出现过。
甚至,过年过节的,都只是打个电话问一声而已!
很果决。
老实讲,亲兄弟做到这份,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
别说老邻居了,连新邻居都不如。
这边的新邻居,逢年过节的,知道余闲家困难,还送点东西,尤其还会给苗苗买点礼物,送件衣服什么的。
而余音长到现在四岁,据林俞静说,都没有从那几家见过压岁钱!
这特么!
真是够极品的。
余闲越想,心里就越来气,越替女儿委屈。
“来就来呗,反正不过是一顿饭,谁吃不是吃。”
余闲只能安慰周兰香:“再说了,妈,咱们家这么窄,他们估计站一会儿就走了。”
“你这话说的,到时候人来了,可不能这么讽刺。”
周兰香瞪了他一眼:“我怎么抱怨他们,那是我跟他们是一辈,也没有吃过他们的好处。”
“但你不行,好歹,你得叫他们一声。”
被训斥了的余闲没说什么,只是咧着嘴笑。
所谓亲情,在地球待了八十年的他,认可的亲情,只有父母和林俞静,再加一个余音小朋友而已!
其他的,对他来说,可有可无。
……
朋友们,给点鲜花支持支持吧!!!
新书跪求鲜花求收藏求月票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