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先生,我再和主编商量一下,稍后给您电话。”
梁义安知道再谈下去也没有意义。
于是果断地结束了这次通话,随后便小跑着去找主编许慕诗。
咚咚咚!
“进来!”
许慕诗三十余岁,已经是《耕耘》杂志的主编之一。
她穿着女工小西装,衬托着不错的身材。
下边是黑色的薄款长筒袜,脚穿着相对内敛的高跟鞋。
她正在看的,是打印出来的《活着》的文稿。
许慕诗听到敲门声,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进来!”
见到进来的是梁义安。
许慕诗笑着问道:“怎么样,《活着》的版权谈下来了?”
“许主编,《活着》的版权,谈起来遇到了点麻烦。”
“余闲那里,对咱们的条件不太满意。”
梁义安说道:“他还提出了自已的条件。”
随后,他又把余闲的条件,复述了一遍。
听完之后。
许慕诗微微皱眉,素手在桌子敲了敲。
“对方表示,这个条件是底线?”
梁义安说道:“是的,他是这么说的。”
“不过,我手里还有十一个点的版税这张牌没有打出去。”
“就是不知道,多一个点的版税,能不能打动他,放弃影视改编权,还有五年的时间。”
“他这是,有人支招啊。”
许慕诗更是皱紧了眉头。
她右手三根修长的手指,在干净的桌面来回敲着。
气氛有些凝滞。
梁义安大气不敢出一个,不知道许慕诗在想什么。
这个女人,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好一会儿,许慕诗才又开口:“这样,你告诉他,版税给最高的十二个点,但是至少得签十年,影视改编权也要!”
“十二个点!”
梁义安愣了下,下意识地说道:“这不太合规矩吧?”
十二个点的版税,业内一般认为,是著名作家的待遇。
“没什么规矩不规矩的。”
许慕诗笑了笑,颇有些一笑倾城的感觉。
她说道:“《活着》这篇值得这个价。”
“以后,等它成为经典之后,这个十二个点的版税,会成为我们的一个加分操作。”
“再说了,两三个点的版税,能值多少钱?”
“但是影视改编权这个,我们必须要拿到,这个,我觉得有很大的改编潜力。”
“可以再退一步,我们只要影视改编优先权。”
许慕诗给出了新的条件。
梁义安就拿着这个条件,再次联系余闲。
余闲没有想到,《耕耘》会要影视改编优先权,而非影视改编权。
更没有想到,直接把版税,提高到明面的最高点。
“余先生,我们许主编的意思是,十二个点的版税,签约十年。”
“然后是影视改编优先权,同样签十年,怎么样?”
他之前要的是,九个点的版税。
一下子提高到了三个点,这可不是小数目。
至于说三个点到底值不值影视改编优先权,没有人也说不准。
三个点多少钱,也要看这本书出版之后的销量。
如果出版以后销量凄惨,那这三个点也就不怎么值钱。
余闲觉得《耕耘》新给的条件,倒是有了可以谈的基础。
之前他没有在版税纠结,是因为他是个新人。
要个九个点十个点的版税应该就差不多了。
如果要高了,恐怕对方也不会给,所以就想着尽量把版权放在自己手里,这样的话,自由度就会高一些。
但是他低估了对方竟然对影视改编优先权势在必得,一下子把版税提高到了最高点。
这已经不好再直接拒绝了。
余闲说道:“现在这个条件,我们可以谈下去了。”
“但是影视改编优先权的时间,以及分成问题,还得具体再谈。”
梁义安一听余闲松口了,只能感叹,许慕诗确实厉害。
下手又准,又狠。
要他的话,肯定不敢给这十二个点的版税。
梁义安说道:“这样,我明天午去一趟四明市吧,到时候,我们见面详谈?”
“嗯,可以,我给你一下我的地址。”
“方便的话,可以到我里附近。”
余闲说完,又解释了一句:“我个人身体不是太方便远行,抱歉。”
梁义安愣了下,忙点头:“行,余先生等下把您的地址发给我。”
挂了电话之后。
余闲看了一眼在客厅里自已玩的苗苗,靠在椅子,内心有些复杂。
八月的四明市,天气依旧炎热,屋里的空调太旧不能用。
小区旁边栽着一些香樟树,面的果子已经成熟,落在地被人踩成紫黑色的浆糊,味道刺鼻难闻。
一阵风吹进来。
那风的凉爽,让他心情舒畅。
而那风中夹带的香樟果的气味,又让人感到窒息。
“如果这本书不错的话。”
余闲看了一眼跟小白兔说话的苗苗,嘀咕道:“过段时间,换个房子吧。”
他想,就算是稿费暂时不够买房子。
但租个好点的房子,也是可以的……
……
新书跪求收藏求鲜花求月票求打赏!求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