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到路边就停了,
剩下的路只能靠徒步。
丁建国迈着步子,沿着主道,向大队的方向走去。
道路两旁是错落的土房,这是由泥土和麦秸混成的脊梁搭建而成!
而且不像后世农村,一家挨着一家,这村子也就三四十户人。
有的地方十几米才有一户!
在凛冽的冬风呼啸下,显得弱小孤寂。
各家院子都没有人,显然是工去了!
丁建国也和附近的农村人做过买卖,大致了解过他们的生活情况。
每天工是为了挣工分。
健壮劳动力一天能挣八九个公分,女人也就是四五个。
积攒的工分到年底分红,如果大队收益好,效益高,一个工分分到的钱就越多。
好的年月一个工分能分到六分钱,一个月也就是一块八,一年二十一块六毛钱。
效益不好的生产队一个公分也就二三分钱,一个月六毛,一年七块二。
由此可见,在这物资匮乏的时代,农民付出了很多!
现在是冬天。
没有作物。
但是每天依旧有很多活需要干。
丁建国看着很远处河套子有很多人,他知道那是在拉河土!
一来是清理河道。
二来河土可以用于来年育苗。
由于没有大型机械,最常用的就是拉坡机,所以基本靠人工。
就是人在河底挖泥,装到架子车,然后用柴油机带动拉坡机。
用钢丝绳往河岸拉。
一车车,一天天。
从早干到黑。
冬闲的时候另一个主要的工作,就是往田里面卸粪。
基本各家各户都养猪,生产队还有牲口。
农民们把这粪卸到地里,大雪一盖,来年希望能有个好收成。
没有闲着的时候,
真的是田家少闲月。
到了大队,找到了村长。
生产队干活都是由生产队长带领,一个村子有好几个生产队长。
村长只有一个。
丁建国直接表明来意,“村长我问一下,咱们村里的猪能卖吗?我可以出高于市场一倍的价格。”
“不可以的同志!”村长摇了摇头。
这个年过半百的老人,阅历就如同脸的沟壑一般,能看出来丁建国是真的想买猪肉。
但是按照国家规定。
猪养肥了要抬到食品站。
私人买卖是不允许的。
丁建国知道自己问的唐突,但是没有办法,没时间和村长旁敲侧击。
丁建国又问,“那您知道哪里能逮到野猪吗?”
村长指了指一个方向,“那边山里,往低矮林子走一走可能有。”
“不过小同志我可告诉你,野猪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弄不好可是要死人的!”
“成,我就问问!”
丁建国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走出大队。
正好看到成片的农民往大队食堂走,虽不富足,但有说有笑的!
脸带有特有的劳动美。
丁建国和大队人口错过,走到村子口又没了回来。
从系统空间内召唤出架子车,车突然出现一袋袋红薯。
一袋一百斤,一共五十袋,没错,他打算把这些红薯送给各家各户。
太沉了,驾子车都吱嘎吱嘎的,明显超重了。
丁建国倒也不是圣母心泛滥。
只是看见了…
想让这些人过个好年!
今天走后就再也不会来了,他们记不住自己,不会有麻烦!
还是想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做点好事。
推车走向大队,
村长看见丁建国推着车子过来,迎了来,“小同志你这是?”
直接送肯定是不合理的。
惹人生疑。
丁建国有了个主意,“村长,我是收老物件的,你看看各家各户有没有,我拿红薯换!”
“一袋红薯换一个。”
收老物件,每年村子都会来人,大多带着奇怪的口音。
村子里的人不足为奇。
卖猪换钱肯定不敢。
但要是拿老物件换钱,大家还是敢的。
但那些人给的钱并不多,像丁建国这么实惠的,更是没有。
村长答应下来,叫了个人去大队食堂通知了大家。
生产队的人吃过了饭。
都回家找老物件换红薯。
据村长说,一百斤红薯可以换一个老物件。
那可是一百斤红薯啊!
一斤红薯五分钱,一百斤就是五块,五块钱换一个老物件太合适了。
“小同志,你收这东西也是为了收藏吗?”村长问。
“对,收藏!”
丁建国笑着回答,“喜欢这种东西,留着玩!”
“我可提前跟你说一下,我们村子里的老物件也不多了,都被人收走了!”
村长好心提醒了一句,看这小同志岁数不大,能拿出这么多钱,背景肯定不简单。
要是收了些破铜烂铁回去,可能会有麻烦。
丁建国知道村长的意思,笑了笑,“您放心,如果眼拙了那怪我自己,绝对不会找村子里任何人的麻烦!”
村长这才放下心来。
很快,一个中年汉子拿了个小瓷碗,来到了大队。
“这个收吗?”汉子问。
丁建国拿到手里,假模假式的看了一会儿,沉声道:“收!”
然后伸手示意汉子可以把一袋红薯背走。
汉子见交易这么简单,还有点不太确定,指着红薯问,“我现在可以拿走了?”
“拿吧,大哥!”
丁建国笑笑,“红薯归你,瓷碗归我!”
汉子这才背着红薯走了。
村长见第一桩交易这么成功,很轻松的笑了,“小同志你不错,比以前来村子里的那些人强!”
“哈哈,还成!”
丁建国心想说要不是自己什么也看不懂,也不会这么快。
就是装个样子。
谁知道这是不是古董。
接着,十好几个人来了,手里拿着各种样式的东西。
丁建国照单全收。
刚开始大家还不确定,第一笔交换成功后,各家各户都信了。
紧忙拿着老物件来。
有的甚至都不是老物件,就是用了太久包浆了的碗!
丁建国见红薯不多了。
还是跟村长提醒了一句,“村长,我这里红薯不多了,一户只能拿一个老物件来换红薯,我怕有人换不到!”
在旁边看了很久的村长!
早就怀疑丁建国不是收物件的,有的东西他都能看出来,不是老物件。
但丁建国还是收了。
这句话一说就更明显了。
像是来送红薯的…
村长不解,但没有问,答应了丁建国的请求,“你放心吧,我帮你看着!”
“各家各户我都能叫得来名,肯定能保证每家都能领到!”
村子里一共三十四户!
丁建国一共带了五十袋!
分吧分吧算是分完了。
时间已经到了下午…
今天晚肯定是赶不及回去了,对于这种大善人,村长也愿意接待一宿。
趁着日头未落…
丁建国准备去山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