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新官问策(2 / 2)

谈话的最后,蒋晴忽然提起:“对了,陈主任,你觉得咱们县的其他乡镇,能否复制临江村和临江公司的模式?除了山野菜包子铺的创想,是否还有其他的可以实施落地的点子?”

对嘛,这才是重点。

这个部门座谈会,除了来宣誓下主权,告诉众人,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大领导了,最重要的,估计就是这个了。

毕竟经研办,是县政府的经济智囊。

而经济方面的成绩,在这个年代才是衡量一个干部最重要的权重。

看来这位蒋晴蒋县长也是不能免俗啊,成绩还是想从经济角度下手。

可临江村和临江公司模式,这已然都刻上了深深的秦学明的烙印,她是夺不走的,因此就得另辟蹊径。

这一点,也是这个时代很多地方一*把手干部,在换届之后,就导致那个地方的经济政策侧重点突然转移的原因。

因为前人的线路,自己做得再好,那成绩也是前人的。

关于这一点,两世为人的陈阳不能说多么鄙夷,但或多或少是觉得有点……有点浪费行政资源的。

陈阳沉思了片刻,随即答道:“领导,其实,临江村的临江公司模式,其实是有其不可复制性的。”

“一来,临江公司是依托临江村的特殊资源——刺嫩芽,才能够实现快速崛起。二来,碾山镇大部分农村山地面积都比较大,山野菜资源比较多,才能够支撑得住山野菜包子的这个产业。”

“饶是这样,若是山野菜包子铺真的在全国铺开,那么也还是要人工种植很大一部分的。这两方面与其说是好主意的功劳,不如说是碾山镇特有的农业资源成就了自身,只不过这特有的农业资源过去没有被重视被发现而已。”

陈阳偷瞄一眼蒋晴,见她正若有所思地默默颔首,继续说道:“因此,县里想要再找出这么独特的资源,比较难,但也不是不可行。所以我建议,对于咱们县的所有资源,进行一次摸底排查。”

“毕竟咱们国家才进入WTO不久,市场经济也才实行不久,进行一次摸底排查,或许从中我们能发现更多可以被利用的特殊资源也说不定。就比如刺嫩芽,就是我在临江村就职时,在山上无意间发现的。”

蒋晴点点头:“嗯,陈主任,这个主意是不错的。这样,这个工作刚好适合你们经研办。需要做的一切工作,我让农林牧局最大限度配合你们。”

听到农林牧局,陈阳心里腹诽,如今农林牧局局长是沈川民,他能配合我?那才怪了呢。

不过也好,如果不配合,就到蒋晴这告他一状!

随即陈阳又提醒道:“领导,其实,经济工作,未必只有土里刨食这一条道可走。”

蒋晴闻言立马来了兴趣:“噢?详细说说。”

陈阳微微一笑,随即回答。

“领导,经济在于供需。临江村和临江公司的办法是用自己特殊的‘供’去满足一部分相应的‘需’。 ”

“可如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收入也大幅度提高,加入WTO也有几年了,我们完全可以有更大的着眼,放眼全省、全国、全世界,去寻找一些特殊的‘需求’,然后按照满足这些需求所需要的条件,跟我们自己相匹配。”

“只要能匹配得上,那我们就可以尝试着去做一做可行性分析嘛,如果可行,完全可以把政策往那个方向去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