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进宫(2 / 2)

程琅到底少年心性,被朋友这么三抓五拽的,就半推半就跟着走,听戚扬这么说,还好奇的问,“非要去三楼干嘛?”

戚扬边往上快走,边吐槽,“你个土包子,不懂了吧?小荷诗社,那可是覆盖了全京城最有才有颜的世家贵女。平日里,除了皇后宫宴哪里能聚齐这么多人?你也不小了,该定亲了吧?哥们儿带你来,你就偷着乐吧!”

听到这里,程琅立刻放弃了挣扎,一个跃步,超过戚扬,“走的那么慢,磨磨蹭蹭的你绣花儿呢!”

最终,在程琅的大长腿助阵之下,程琅和戚扬终于抢到视野最好,离得最近的一处包厢。

二楼到三楼的交叉楼梯口,往日里花魁用来表演节目,戏班子主角登场的小舞台上,此刻聚集了京中有名的贵女才子,一个个锦衣华服,花团锦簇。

其中,程玉楼这个熟悉的身影,印入程琅眼中。

看着程玉楼在众贵女中,被众人簇拥,颇有些“文坛首领”的感觉,程琅忍不住吐槽,“倒是有两把刷子!”

戚扬却疑惑,“你说谁呢?花魁牡丹姐姐吗?那个穿红衣的,就是牡丹,怎样,漂亮吧?”

显然,刚才戚扬跟程琅说的理由,不过是借口罢了,他的目的,就是上来欣赏美女,还是有文采的美女们。

程琅在清风楼看诗会结社,程玉关此时却到了宫中。

“别拘礼,快来!”

程玉关还未行礼,便被皇后姨母招呼上前。

看着抽条的仿佛成了半大人儿的女孩儿,皇后娘娘凤目闪烁,“好,长得真好。你看着比两年前,高了一拃吧?这脚怎么感觉没长,走路能走稳吗?都说南方山水养人,怎么不见你胖一点儿,倒比两年前还瘦了一圈儿?”

皇后娘娘拉着程玉关,上下打量。

如今已经是大宫女的梅玲,哭笑不得,“娘娘,您看的玉关小姐该不自在了。再说,玉关小姐瘦也是个子抽条,我看玉关小姐走路稳当的很呢!”

皇后听了梅玲的话这才笑了,拉着程玉关坐下,“我这就是一时看急了。玉关这次进宫,可要好好陪我几天再回去。正好过两日就是六月节,干脆过了节再回去!”

程玉关面对皇后姨母的热情,只能点头,“听您的。”

听程玉关答应,皇后高兴,却还是点了点程玉关,“你呀,滑头。这小事儿总是扮乖巧,说听我的,我写信让你早些回来,你怎么不听?这次若不是勉儿正好去荆州,不知道你还要拖到什么时候!”

说曹操,曹操到,此时,正好有小宫女通传,四皇子到!

“母后!玉关!”

李勉迈步进入正殿,拱手行礼后,跟程玉关招呼。

程玉关想起身回礼,却被皇后摁住,“你四哥,都是自己人,不用拘礼。”

“我们娘俩还没说话,你怎么就来了?”

皇后看向李勉,语带埋怨的说到。

梅玲听了这话,暗暗发笑,有了玉关小姐,四皇子在皇后这里,倒退了一射之地。

李勉坐到一侧圈椅之上,闲闲自在的将外袍撩顺,嘴里慢悠悠道,“玉关进宫,我这个做四哥的怎么能不露面?而且凝晖殿近来收集了不少石谱,想必玉关也想看的很。我正好有时间,就带她去看看。您想叙旧,有的是时间叙,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两个一起,说说私房话,岂不是更好?”

李勉说“女子私房话”倒是面上无一丝尴尬,说的十分自然。

皇后娘娘竟然也果真仔细琢磨一番,“你说得对,玉关如今也快及笄了,不能让她被一般的野小子骗去。玉关儿你先去凝晖殿看书,姨母这里给你找出来当年我母亲给我收集的话本小册,晚上咱们一起看。你这孩子最是单纯,别真的被一些人面兽皮的家伙给骗了。”

说着,皇后娘娘似乎打定主意,赶紧招手,让梅玲给自己找嫁妆册子。

程玉关只觉得尴尬,这母子两个说话,还真是不避人,算了,她还是先出去,晚上再回来跟姨母说话,顺便看看皇后珍藏的册子,到底是什么。

“姨母,我先去凝晖殿,晚些再来陪您。”

皇后摆手,“去吧,在宫里自在些,这里也是你的家。”

说着,又看向李勉,“好好带着玉关,再像上次那般,看我怎么罚你!”

李勉拱手告退,“您放心吧!”

待两人出去,轩敞无柱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皇后静静的端坐台上,似乎在想什么。

梅玲过了一会儿,才过来回禀,“娘娘,您的嫁妆册子没在箱子里,是不是收到库房了?奴婢开库房给您找找吧。”

哪只皇后却摆摆手,“没事儿,不急着用。什么时候找到,什么时候算。而且就算找不到,玉关兴许也用不着。”

梅玲疑惑,“玉关小姐真性情,您不是总怕她被人骗吗?怎么突然又用不着了?”

皇后看向大殿门口,悠悠道,“我那儿子,不比什么册子有用?有他看着,谁能骗走玉关?”

梅玲疑惑,皇后看着梅玲这神色突然笑了,“好了,去给我打扇,我先睡会儿,晚上,我还要替我那小子探探口风呢。这小子,真是自讨苦吃。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皇后的话,越发让梅玲疑惑,“四皇子?四皇子精明能干,如今越发受陛下器重,娘娘是不是对殿下太苛刻了?”

两个人说话,驴唇不对马嘴,皇后也无意解释。

知子莫若母,儿子一个眼神动作,她就能猜到他的心思,但是旁人听话听音儿,猜不出儿子心思也正常。

揣着替儿子保密的心情,皇后娘娘卧倒在榻上,脸上笑眯眯的,一脸神秘。

梅玲向来不是八面玲珑的那种,她如今成为凤仪宫的大宫女,靠的就是忠心罢了。

眼见猜不透娘娘的想法,梅玲也不再钻牛角尖,转而拿起扇子,为娘娘打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