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后,大和尚醒了,见到冲准道人阵旗已经炼制完成了,就要拉着冲准道人连夜出发,前往宜山除鬼。
冲准道人知道智素和尚在怕什么,只做不知,故意推说天色昏暗,待天明再走。
这可急坏了智素和尚,还好夜明始终没有出现,似乎在忙别的事。
但智素和尚始终不放心,天色微亮,便拉着冲准道人离村去了。
他们的离开自然瞒不过身为土地的夜明,见两人离去,夜明也打算跟上去。
主要是想亲眼见证一下两位同宜山群鬼的斗法,夜明先去到了文小姐闺房,见主仆俩还在睡着,将一根牛角发簪放在桌上。
这牛角发簪自有驱邪辟凶之能,纵然自己不在,也能保文小姐无恙。
留下发簪,夜明飞出村落,遁入牛角香炉中,一路飞走。
夜明离开不久,绿衣便起床了。
发现桌上莫名多出一根发簪,甚是诧异。
文小姐却是一副毫不意外的模样,只是让绿衣服侍穿衣,将原来的发簪弃之不用,戴上了那牛角发簪。
绿衣暗自奇怪,先是不知哪里来的小说,现在又是发簪,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姐的举动,愈发让人看不懂了......
......
冲准、智素二人背着行囊,步行往宜山而去,以他们的脚力而言,估摸着三百里路,要走两天时间。
夜明大白天驾驭着牛角香炉,顶着阳光飞行,很快就从山林中绕道,超过了二人。
它打算先一步去宜山侦查一下,看看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在知道自己有极阴眼后,夜明的胆气足了很多,知道自己能见人所不见。
夜明的速度很快,黄昏之时,已经飞到距离宜山六十里外的一座小山村外了。
这也是宜山附近最后一处有人居住之地了,再往前去,都是崇山峻岭,妖邪丛生之地。
本来夜明不打算在这村落停留,想直接去宜山。
但想起了白先生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着既然这里距离宜山最近,想必村人多少知道些宜山近况,如能探听到有用消息,兴许能在除鬼之时派上用场。
夜明驾驭牛角香炉,落在村外隐秘之处。
先是观察,发现本村并无土地、山神之类,这才放心进村。
刚进村不久,就听到了敲锣打鼓声,村中似正在进行什么欢庆活动。
夜明控制牛角香炉在暗处移动,暗自观察村人。
发现众人都在往村东边聚集,村人们一个个都打扮的颇为喜庆,穿红戴绿的,手中拿着锣鼓等物,不时敲击,发出喜庆的乐声。
明明是一派喜庆的景象,村人们却各个眉头不展。
夜明见村头放着两个木制笼子,都有桌子大小。
笼子上也绑着红绸彩缎之类,用来抬笼子的木杠也放在一边。
一群面色没有半点开心的村人聚集在一起,一个喜庆打扮的老者看了看天色,走到两个笼子前,转身对着众人。
“吉时已到,请神童神女!”
疑似村长的老者开口喊道。
随着他一开口,便见村口不远的一处独栋小院子中出来一群人。
这群人也都是喜庆打扮,抬着两个长担架,架上正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小童。
这两个小童都被打扮的粉嫩可人,此时见众人都打扮的喜庆,两个娃娃笑哈哈的,似乎很稀奇这样的事。
在两个娃娃后方,还有几个一直抹泪的男女,看去似是他们的父母亲眷。
两个娃娃满是好奇的被放进了两个笼子中,在里面看着外面的人。
那男童还开心的冲人群中几个年龄差不多的孩童挥手,似是在炫耀自己的待遇与众不同。
人群中有孩童也想上前,却被他们的父母拦着,不让去。
村长见男童、女童都装好了,开口道:
“起,送!”
四个青壮上前,将两个笼子抬起,另有几个敲锣打鼓、唢呐吹笙的村民跟着一起。
其他如村长等人,只是站在村口目送。
夜明见此,有点稀奇,跟上了送男童、女童的队伍。
一行人出村之后,往远处的山上去了。
通过山前石碑可知,此山名为斑竹山。
斑竹山倒是不负其名,沿途有不少斑竹。
山路难行,抬着的笼子难免颠动。
一开始男童、女童还觉有趣,可自从碰了一次头后,就哭了出来。
结果发现父母不在身边,更无人安抚,顿时哭的更厉害了。
周围的村民们目中流露不忍之色,可惧怕却更多,只是拼命敲锣打鼓、唢呐吹笙。
一行人所行之路愈发崎岖,到天色完全暗下时,终于来到山中一座人为砌筑的石台上。
将两个笼子摆在石台上,村人们不顾两个孩童的哭喊声,逃也似的下山去了。
随着村人们的离去,山林中只有两个孩童恐惧的哭声和夜间的虫鸣鸟唱声。
夜明并未随村人离去,此时以黑烟团本体藏在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