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换了个话题,“自古举贤不避亲,景略的几个儿子都是颇有才学之人,何必遮遮掩掩?”</P>
王猛四个儿子,除了王永官至中书右侍郎,其他三个都赋闲在家。</P>
“多谢陛下抬爱,只是……”</P>
“景略多虑了,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既然有才,就不应该被埋没,今年科举,让他们也来。”李跃知道他在忌惮什么。</P>
王家离士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P>
而且王家崛起,天生就跟老牌士族不对付,两边能互相牵制。</P>
最主要的是,王猛几个儿子的确不凡。</P>
长子王永完全自己的才干和政绩一步一步走到了今日。</P>
李跃没忘记王猛还有个孙子王镇恶,也是一代名将。</P>
“陛下既有此言,恭敬不如从命。”皇帝都发话了,王猛也就不再客气,即便入仕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有很多关要过。</P>
至于升迁,全靠政绩说话。</P>
“陛下,江东有国书至!”卢青捧着一道缣帛赶来。</P>
“念。”</P>
“伏维陛下以不世之才,行吊伐之师,谋略如神,威权不世,用兵之妙,与孙吴争驱,逐北平慕容,西并苻秦,极天所覆,混为一区,功盖当世,德披前代,天下万民,无不敬服,江东半壁,亦为华夏,何必劳师远涉,然后为快哉?昔秦并天下可谓强矣,而不废卫角之祀;汉高祖成帝业可谓大矣,而不灭尉陀之国。楚为小邦,愿为大梁之藩属,自此两家和睦……”</P>
后面咿咿呀呀还有一片,没什么营养,都是一些废话。</P>
“果然不出景略之意料,桓温乞和。”</P>
桓温的楚王屁股还没坐热,内外交困,按照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肯定要集中精力对付江东豪强。</P>
能让桓温低头,侧面说明桓温面临的压力之大。</P>
“陛下不可中计,桓温只是以楚国为藩属,而非晋室!”王猛目光一闪。</P>
楚国投降和晋室投降,有天壤云泥之别。</P>
桓温的楚国,江东自己都不认,却拿出来忽悠梁国。</P>
李跃笑了笑,“都这时候了,桓温还在打如意算盘,回书一封,令其投降,封赏绝不在话下。”</P>
能不打最好,北方百姓南渡,受尽了苦难。</P>
江东不战而降,能多保留一些华夏的元气。</P>
但李跃知道根本不可能,江东还有半壁江山,近五百万的人口,钱粮富足,以桓温的性格只要有一丝可能,就绝不会轻易放弃。</P>
一个做了二十多年的梦,岂会因为几句话就放弃?</P>
长江成了他们的精神依靠。</P>
有长江在,他们永远会有侥幸心理。</P>
李跃现在就是要打破他们的侥幸心理,更不想再等下去,夜长梦多,该出手时就出手,“兵部可以制定攻取江东的策略。”</P>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P>
自己年纪不小了,还有更长远的计划没有实施。</P>
“唯!”王猛卢青同时拱手。</P>
(本章完)</P>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