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廷川所说的,很有趣的案例,是两年前发生在台北的一个真实案件。
21岁的大学生郑捷,在台北捷运江子翠站随机砍人,四人死亡,二十一人受伤,郑捷被判死刑。
而就在今年年初,4岁女童“小灯泡”在台北街头,被一名男子用菜刀砍倒在地,“小灯泡”当场死亡,而被告却因“精神病”被免除死刑。
舆论上,很多人都对这样的判处不认同。
有人将两起案件进行类比,同样是无差别犯罪,被害者与嫌犯均不存在任何的仇怨,前者被判处了死刑,后者却被免除,民众、媒体,对此判决都表达了不认同的立场。
然而有趣的是,被害者“小灯泡”的妈妈,却公开表达了不支持死刑的立场。
“小灯泡”的妈妈只有一个问题
他死了,然后呢
她的女儿不会回来了。
郑捷的案件在前,可是郑捷的死一切就结束了吗
是,媒体和民意的嘉年华落幕,所有人都觉得大快人心。
可是两年过去,那些当初在屏幕后敲着键盘疯狂叫嚣那个他应该死刑的人,有谁去照顾和慰问受害者家属吗这样的案例因为郑捷的死而终止了吗
如果终止了,如今她的女儿又怎么会死
媒体极力渲染她女儿的惨状,可却从来没有一家媒体发声,去探讨出现此类案件的原因,以及大家应该怎样预防未来再有同类案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