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淮南兵变
十二地支的由来——
‘子’就是‘孽’,表示万物繁茂的意思;
‘丑’就是‘纽’,是用绳子捆住的意思;
‘寅’就是‘演’或‘螟’,指万物开始伸长的意思;
‘卯’就是‘茂’,为万物茂盛的意思;
‘辰’就是‘伸’或‘震’或‘晨’或‘娠’(通假字,通音字,同音字,甚至是形声字都通用!),也就是万物震动伸长的意思;
‘巳’就是‘已’,指万物已成的意思;
‘午’是‘仵’,指万物已过极盛之时,又是阴阳相交的时候;
‘未’就是‘味’,是万物已成滋味;
‘申’就是‘身’,是万物粗具形体的意思。
十二地支还可用来表示中国传统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分为八刻,为现在的2个小时,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每刻为15分钟。其时间对照如下——
子时: 下午11时~夜1时
丑时: 夜1时~3时
寅时: 夜3时~晨5时
卯时: 晨5时~7时(不喝卯时酒)
辰时: 上午7时~9时
巳时: 上午9~11时
午时: 上午11时~下午1时
未时: 下午1时~3时
申时: 下午3时~5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