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世民败亡(2 / 2)

其通体由精钢铸就,弓弦更是使用数根钢丝绞制,可以倚在马上以脚踏上弦。甚至在赵明渊的建议下,增添了滑轮组,使其更加省力。</P>

于是,就诞生了这件恐怖的大杀器。</P>

这新鲜出炉的钢制连弩可以一发十五矢,可一连三发。</P>

看似比鲁妙子原来设计的手弩容弹量还有所减少,可其威力却不止增长了一筹,其射程更是足有300米。</P>

而且,赵明渊更是仿照弹夹的原理,让每个弩手另带有特制的箭夹,内有九十发弩箭,大大增加了其射速。</P>

看似每个弩手总共携带的箭矢不过可以齐射4轮罢了。</P>

可总共3000弩兵,每一轮齐射须臾之间便可发出9万支弩箭。3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4轮齐射,共射出36万支弩箭,足以插满这狭窄的战场上每一寸土地。</P>

这样的威力即便是在排队枪毙的时代也不容小觑,放在如今简直就是降维打击。</P>

随着一声令下,众人扣动了扳机。</P>

霎时间,9万支弩箭飞逝,像乌云一般向唐军罩去。</P>

这样的密度,根本不需要任何瞄准。</P>

那片被覆盖的区域骤然一静,接着倒地声络绎不绝,巨大的战场中间竟然忽然露出了一块儿空地。</P>

那片范围内零零星星地站着的几个人,竟然全都是身着重甲明军士兵。</P>

在众人震惊之余,那些弩兵却没有在原地站着,反而打马向着下一个目标而去。</P>

在行进的过程中,他们竟然轻易地完成了上弦换弹夹这样的高难度动作。</P>

这自然是马鞍和高桥马镫的功劳。</P>

然后,在不足一分钟的时间,他们便再度举弩齐射,死神的收割再度来临,战场上又出现了一片空地。</P>

“啊啊啊!”</P>

李世民怒吼着,率领玄甲铁骑冲向了这支弩兵队伍。</P>

现如今,见识到赵明渊的底牌,李世民已经没有任何想要取胜的想法了。唯一的想法就是阻止这支队伍的不断射击,为李唐多保留一些实力。</P>

可惜,他们却被早有准备的明军铁骑拦了下来,任凭他左突右闪,却始终被牢牢粘住,无暇阻挡那些连弩兵。</P>

事实上,重骑兵本就追不上轻骑兵,他们本来就不可能对那些连弩兵造成什么威胁。</P>

只不过,为了防止他们干扰连弩兵的齐射效果,赵明渊才提前安排这些后备的重骑兵前去阻挡守护。</P>

于是,这三千年连弩兵便再无任何后顾之忧,可以像移动炮台一样,对唐军密集之处一一点名。</P>

其所到之处,唐军无不万分惊恐,纷纷转身弃械而逃。</P>

未等四轮齐射完毕,唐军便已先行崩溃,一众兵士无头苍蝇般到处乱窜。</P>

“秦王殿下,走!快走!</P>

否则,一会儿都走不了了!”</P>

眼见败局已定,左右众将纷纷劝李世民离开。</P>

“走?往哪儿走?”</P>

李世民惨然一笑。</P>

长孙无忌那逃向晋阳的方案,其实也只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P>

有如此强军,只要大明军队一至,他们只会再度败亡。</P>

然后呢?</P>

继续逃亡,逃向大漠,投靠异族吗?</P>

呵呵,且不说李世民没有那么厚的脸皮,即便真的投靠突厥,难道他们就能打过明军吗?</P>

深谙军事的李世民自然知道这支连弩兵的威力,可更令人恐惧的是赵明渊那层出不穷的后手。</P>

谁知道他手中还藏着多少?</P>

这个人有毒,明明这么厉害了还非要藏着掖着,武道方面是这样,兵事上也是这样。</P>

“算了,不走了。</P>

既然左右都是死,那就让我死在冲锋的道路上吧!</P>

诸位!不怕死的,就随我冲锋吧!”</P>

说着,李世民便单骑向前,向着明军帅旗下的赵明渊冲去。</P>

左右纷纷跟随,竟然没有一个人掉队偷偷溜走。</P>

杀过刀山血海,穿过重重阻碍,李世民终于杀到了赵明渊近前。不远处明军的帅旗之下,那身着金铠的身影清晰可见。</P>

回首打量四周,发现竟然只剩下他一个人,其他人都倒在了冲锋的道路上。</P>

可此时李世民也已经筋疲力竭,这短短几十步远,却已经是天渊之别。</P>

见此悲壮场景,赵明渊也有所感,喝令左右让开道路,放李世民前来。</P>

此时,李世民的坐骑早已惨死,铠甲更是早已七零八碎,全身上下被鲜血染红了。</P>

蹒跚地来到赵明渊马前,李世民用尽最后一口气,向赵明渊刺出一剑。</P>

对于这样的对手,赵明渊自然给予了尊重。</P>

抽出黄金剑,一剑斩断了李世民的配剑,再一剑枭其首级。</P>

看着李世民终于死在了自己的剑下,赵明渊从来没有一刻像这样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终于改变了这个世界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