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死不休的决战宣告声中,拳道神再度出手。还是一如既往的先手抢攻,而他所用的招式,也是一如既往的“拳殛虚空”。
再度与眼前的强敌交手,张放大致上已经可以做到了知己知彼。
拳道神的这招“拳殛虚空”,在原著的描述中,与霓虹国传说中立花道雪刀劈雷电的故事有些类似,也是借着一棵大树的树干,以自身拳力与天空中降下的雷电对轰,并与拳劲将雷电击散。
之后又利用长达四十年的囚禁生涯,在百无聊赖之下,不断将那一拳的思路进行完善,这才有了现在的最强一拳——拳殛虚空!
而从他在两人之前交手中的表现来看,这“拳殛虚空”与其说是一招固定的招式,倒不如说是一种特定的修为境界,亦或是一种独特的发力技巧。
只要修为、境界足够,加之技巧运用得当,不论以何种方式挥出的拳,都可以做到拳化殛为,震动虚空!
在认清了这一点之后,张放也早就想好了应对之法。
眼看着强敌的拳头逼近,张放却是不紧不慢的将自身异能注入到手中的东方圆盾之中,跟着便不紧不慢的将盾牌向上一举,不紧不慢的迎上了拳道神的必杀一击。
眼看着张放,竟然如此随意的用一面盾牌来硬接自己的“拳殛虚空”,拳道神的脸上不由闪过一丝不屑的嗤笑:“小子,你这是在找死!”
说话间,非但招式不变,反而更加重了几分力道,势要张放连人带盾轰成粉碎!
然后……
“嗡!……”
在一声预料中的沉闷声响之中,这一记“拳殛虚空”的力道,已经尽数被振金圆盾吸收。紧跟着,这股被吸纳而来的力量,便与张放提前注入其中的动能相互融合,威能彼此叠加。
紧跟着,这被叠加到一起的两股力量,又伴随着张放蓄谋已久的一招“潜龙勿用”彻底爆发开来,不偏不倚的轰击在拳道神砸在盾面的右手拳头上。
“轰!”
在一瞬间爆发开来的力道,直接震得拳道神那巨大怪异,宛如怪兽一般的身躯,如同出膛的炮弹一般,朝着后方跌飞出去。身在半空,便禁不住喷出一大口鲜血出来,两只眼睛更是瞪得溜圆。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在一个小时在之前,还要被自己压着打的张放,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是时间内,迸发出如此恐怖的战力出来?
看他的气息如此平稳,也不像是使用了什么提升功力的秘法的样子啊!
怎么就忽然变得这么强了?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对于这其中的变化拳道神之感到无比的疑惑、费解、难以置信!
不过马上,他便没心情继续关心这个问题了。
因为就在一盾将拳道神轰得倒飞出去的同时,张放的身形蓦地化作一团烟雾消失不见,紧跟着,拳道神便感觉到一股凛然的杀气,自他的身后方向袭来。
原来,已经做到了知己知彼的张放,早在对方现身之前,便已经想好了具体的战略战术。
因此,才能凭自身对“拳殛虚空”的了解,利用东风圆盾的特性,将自身的各项优势完美的发挥出来,恰到好处的采用借力打力的方式,在第一招的交手过程中便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直接将这位拳道强者重创。
紧跟着,又在占据上风之后的第一时间,瞬移至拳道神飞退的必经之路上,右手倚天剑裹挟着无比纯粹凛然的杀气,当头劈下!
正是在“动能掌控”超能力加持之下,威力得到了巨大增幅的一招——渡生斩罪!
可怜拳道神刚刚遭受重创,此刻一身劲力尽被张放那一盾轰散,正是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不但没有余力做出太大的闪避动作,甚至就连护体真气的强度,都已经跌至谷底。察觉到背后杀招临头,也只能奋力的扭动身子,避开要害部位而已。
“唰!”
剑光过处,鲜血飞溅!
随着倚天一剑斩下,拳道神的整条左臂被强横的剑气齐根斩断,就此与他的身体彻底分离开来。
“啊!~~~”
遭受重创的拳道神,发出了一声似怒吼,又似哀嚎的奇特叫声,跟着却是猛然间扭动身体。将毕生功力凝聚于硕果仅存的右拳之上,顺势一个勾拳,径直朝着张放的面门轰来。
竟是准备趁着张放剑招用老之际,收回一些利息!
不得不说,这拳道神的打法确实足够凶悍。但张放面对这近在迟尺的一击,却只是不紧不慢的将左臂一抬,灌输了特殊动能的东风圆盾,不偏不倚的迎上了对手近距离下挥出的“拳殛虚空”!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圆盾反弹+动能释放+降龙十八掌的三合一反击!
唯一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他先前所用的掌法是里“潜龙勿用”,而这一次却是“亢龙有悔”。虽然在反弹效果上比之前那次略差一些,但释放出去的动能却是更加强猛凌厉,让拳道神哪怕明知厉害,也无法闪避,只能硬着头皮以拳硬接。
“轰!”
巨响声中,拳道神的身子再一次被反震之力轰得口喷鲜血,向后退飞开去。
但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拳道神要学聪明了一些。虽是在盛怒之下出拳,但还是留下了几分用来自保的力道,因此遭受反震的时候,所受到的冲击也要比上一次轻上许多。
甚至在被震得飞退的过程中,也是刻意将真气下沉丹田,在始终保持着脚踏实地的情况下,每退一步都无规则的调整一次后退的方向,让张放无法再如之前那般,仿佛接球一样提前瞬移到特定的位置进行截击。
张放见到对手忽然变得如此谨慎,索性便放弃了利用瞬移拦截追击的想法,转而不紧不慢的开口说道:“高手过招,克敌制胜的不二法门,往往就在与‘出其不意’这四个字上。”
“便如同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