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琴靠着朱四沉沉睡去,而朱四却睁大了眼睛观察着周围,警惕随时会出现的小偷。
两人的所有资产朱四放在最里面衣服的贴身口袋里。
电影天下无贼里的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朱四也不是没经过社会毒打的愣头青。
其实从辽化到京城路途并不遥远,不到一千公里的路程却需要14个小时。朱四已经开始怀念后世的高铁了。坐高铁两个多小时就能走完的路程,绿皮火车生生走了一夜。
当小琴被朱四叫醒,两人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京城火车站的时候。
朱四终于感觉和后世又有了一些联系。
“这京城火车站这么多年没什么变化嘛。”朱四小说嘀咕着。
后世朱四大小也是个项目经理,而且公司是全国连锁的行业龙头,出差对于朱四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对于京城火车站朱四已经是相当熟悉了。
而经过观察,朱四发现火车站主体建筑在三十多年里几乎没什么变化。只是周围少了很多高楼大厦,街上车流也很稀疏。
其实朱四不知道的事京城火车站59年就建成了,是见过10周年的献礼工程。别说三十几年没变化,已经六十几年建筑主体没有大的改变了。
“嘿,难得看见京城不堵车的情况。”朱四对着空旷的大街感慨着。
到了京城的朱四感觉就像回到家里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朱四选择来到京城,而不是去正在快速发展的深城。
原因很简单,朱四对京城更熟悉,后世他可是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
深城确实更开放,未来发展潜力也很大。但是......深城鱼龙混杂,而这个年代也正是深城群魔乱舞、野蛮生长的年代,但是京城相对来说就更安全,治安更好。
此时拉着朱四手的小琴,则是有着初到大城市的紧张,并且对什么都好奇,整个化身成为了好奇宝宝。
“四哥!你快看!那么长的公交车!还有天线呢!”
“那是无轨电车。”
“四哥!快看!老外,是老外啊!”
“......”
“四哥你不是吹牛说你会英语吗?过去说两句。”
“你看清楚了!那是个卖切糕的!”
“哈哈哈哈哈哈。”
小琴就像是来旅游的游客,精神明显有些亢奋。
“四哥,我只在电视里看过承天门,咱们去看升旗吧!”
朱四只能回给小琴一个白眼。
“不急,以后我们就要在这安家落户挣大钱了,不过先得找个住的地方。”
朱四虽然后世在京城生活,但是这里毕竟是90年,很多后世的地标建筑都还没建成,城市发展也还没有进入快车道。朱四对现在的京城熟悉中带着一点陌生。
朱四还想找一找京城火车站的特产:京城地图。
后世京城火车站的一景就是叫卖京城地图的大爷大妈。
不过朱四找了一圈,也没看见有卖地图的。但是却有人拿着纸板子,上面写着“问路五毛”。
朱四噗呲一声就笑出声了,这个有偿问路让朱四想起了一个小品。
没想到这个年代还真有问路收费的行当。
朱四看着新鲜,但是并没打算花这个冤枉钱,什么有偿问路啊,都是蒙外地人的。自己可不上那个大头当。
朱四拉着小琴找到了治安岗亭,找到了值班民警。
“警察同志您好,我想问问广渠路方家村要坐哪趟公交车?”
有困难找警察,人民警察为人民嘛。
这个广渠路方家村是三环以里有名的城中村,就算是到了二十年后依然是繁华城市中的一片独特存在,那里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有的只是村民自建的民房公寓楼,住的全是北漂的打工年轻人。
后世朱四就租住在那朱四闭着眼睛也知道怎么去,但是现在还是先问问路比较保险。
这京城的警察也很客气,操着一嘴京片子。
“老乡,看见没有?过天桥有公交站,坐35路,到方家村站下车就行了。你们这是去投亲戚?”
既然问路,那肯定是第一次到京城,但是能准确说出要去的地址的,一般都是来投亲的。
“不是,我们第一次来京城,想着找个便宜点的房子住。”
“哦,那你们找对地方了,那边住的都来京城打工的外地人。”
“那可太好了,谢谢警察同志。”
“不客气,,都是应该做的。”
“警察同志,辛苦您再问个事。”朱四笑着递上根烟。
“警察同志,那边你们不管管吗?”朱四指了指那几个举牌有偿问路的。
“嗐,这怎么管?他们不偷不抢的,就是外地人头回来京城,心里含糊会有人找他们,其实你说他们缺德吧?是有那么一点,但是这不是治安问题,我们赶走了一次两次,他换个地方继续你也没辙不是。”
“你们也是够操心的。”朱四打趣道。
“都不容易,他们也是混碗饭吃,你砸了他们饭碗,穷疯了再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不是给机关添麻烦吗?”
“老乡你看得透彻,有觉悟啊!”警察也知道朱四在扯淡,但是自己一个人在这值班站岗,也是无聊,和朱四逗逗咳嗽。
“再次感谢您警察同志,再见。”
“再见。”
朱四拉着小琴向公交站走去。
有时候感觉一个人很多人都在帮助他,这是运气吗?其实不全是。
一个人出门在外,尤其是来打大城市打拼的人,很多时候几句礼貌用语就能让你获得帮助,后世郭德纲说过:“你好”、“对不起”、“再见”、“谢谢”这几个字都得写成条,贴墙上教人说。
朱四就把这话听进去了,真正做到有礼有节,待人处事满怀热情,又极有分寸;既真诚坦露,又不无含蓄;既亲密相处,又不交浅言深。
这是朱四的处世哲学,也是他的人生经验。
......
朱四和小琴按着站牌,坐上35路公交车来到了方家村。
后世的方家村说是村子,但其实是城中村,楼房并不少,而且因为外来务工人员多,小吃店饭店商店理发店都很多,到了晚上还有烧烤夜市,很是繁华。
但是这事90年的方家村,还真是个大农村。
朱四满眼望去都是平房。
还真应了那句话,早些时候出了三环还都是庄稼地呢。
这农村也有农村的好处,至少房子租金肯定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