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菊花谷(2 / 2)

徐国厨看了看小画,居然打开篱笆门,“你们进来吧!”徐大伯带她们来到屋里,“你们还没吃饭吧!我这里也没有什么食材,就给你们做一些面条吃。”

徐国厨对小画道:“你们去菜地里摘一些香葱、青菜。”  小画和圆圆下到地里,圆圆道:“姑姑,徐大伯本来是想拒绝我们的,但是一看到你,她就让我们进来了,好生奇怪。”

摘完菜两人回到木屋,大伯已经做好了手工面条,小画烧火,将水锅里的水烧开,大伯放入面条,再做好面条的配料,装人碗中,面条煮熟挑入碗中,搅拌均匀递给两人。

小画吃了一口,感叹道:“世界上还有如此好吃的面条。”圆圆猛吃一大口,“好吃,简单的食材真好吃。”

徐国厨讲解:我国的面条起源于汉代,唐代诗人杜甫对一种冷面,赞颂,经齿冷于雪。到了宋代时期,面条种类就多了,三鲜面、大熬面、笋丝面等。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记录面条有鳗鱼面、素面、鳝鱼面等。

乾隆下江南的时候,想吃面条,船夫道:“有面无擀。”船夫的孙女道:“可以用手捻。”于是用手捻面,捻出来像猫的耳朵,煮熟后,浇上鱼、虾的卤汁,端给乾隆,吃了后觉得回味无穷。便问孙女是什么面,她说叫猫耳朵。小画和圆圆聚精会神地听着,没想到一碗面还有那么多故事。

徐国厨道:“菇凉们,现在不早了,这里没有任何信号,不能上网。你们俩住北屋,屋子里比较简陋,你们将就一下吧!”

小画和圆圆把碗筷桌子收拾干净,回到北屋,小画道:“徐大伯不愧是国厨,一碗面都做的这么好吃。”圆圆接着,“重要的是食材还简单。”

小画道:“明天也不知道徐大伯会不会答应都我们那里工作去。”  圆圆道:“好像徐大伯家庭经过了什么变故,造成他隐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