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北上天津3(2 / 2)

喋血上海滩 步枪子弹 2867 字 2023-02-21

1904年的日俄战争(明治37年),对日本军国主义政府而言是“命悬一线“的关键一战。东条英机由陆军中央幼年学校升入陆军士官学校。东条英机经常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到士官学校后面的市谷台高谈阔论,东条英机经常跳出来向大家展示他那套并不十分专业的“神刀流剑舞“。众人的阵阵喝彩使东条英机忘乎了所以,极度的亢奋使他完全陷入对未来的狂想而不能自拔。毕业后,作为精英分子的一部分,东条进入了陆军省实习,接着外放任日本驻德国大使馆武官,正好碰上裕仁皇太子游历欧洲,接见驻欧洲各地日本武官,在闲院宫载仁亲王等皇族前辈名将的引荐下,以永田铁山为首的青年军官向皇太子宣誓效忠,发誓铲除军内长州阀元老势力,清除政党势力对皇权的干涉。随后巴登巴登三羽乌(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和冈村宁次)拟定了计划大纲。作为在巴登巴登的第四个人,东条英机当时负责在门外放哨。1921年夏天,他到德国游览,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长时间接触非亚洲环境,年底在参观完华盛顿会议后,他匆忙的乘火车穿越美国,返回日本,他对德国的印象比对美国深,这可能是因为他懂德语而不懂英语的缘故。1931年8月任参谋本部整备局动员课大佐课长,“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各政党对军部所持放任态度不满,东条英机马上对政党发表的不利于军部的言行进行了“调查“,指控这是“挑拨军民关系“。1933年3月,东条英机被任命为陆军少将,同年11月任军事调查部部长。1934年3月,东条英机在军事调查部长的位置只做了四个月,便被调到陆军士官学校,随后又先后任职于步兵第24旅团和第12师团司令部。

日本以武力强下行占领中国东北后,为了实现对伪满洲国的所谓一元化统治,于1932年便出台了所谓的《八八》决议,随后又于1934年将日本驻伪满洲国的机构进行重新整顿。自此时起,关东军实际上掌控了伪满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大权,关东军司令官也就成了太上皇。东条英机所任宪兵司令官一职,按照规定同时兼任日本驻满行政事务局长的要职。东条英机到任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扶植自己的党羽。在此之前,关东军宪兵队仅仅是一个编制仅200人左右的队伍。这点微不足道的力量,当然无法满足东条英机的需要。于是他迅速从日本本土、台湾以及朝鲜等地调集了一批得力干将,并为他们在宪兵队里安排要职,在短时间内培植了对其忠心耿耿的亲信。

1936年2月26日清晨,“皇道派“近1500名少壮派军人在东京发动了军事政变。他们占领了首相府、陆军省、内务省和参谋本部等重要机构,还控制了《朝日新闻》社。内务大臣斋藤实、陆军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大藏相高桥是清等人被政变军人杀死。政变者以“尊皇讨奸“、“昭和维新“为口号,支持荒木贞夫等“皇道派“首领掌权组阁,建立法西斯体制,立即“北进“,讨伐苏联。政变使东京陷入一片混乱。政变的消息很快传到“满洲“,作为“统制派“骨干的东条英机不禁暗暗吃惊,因为关东军内部也有不少“皇道派“的同情者,他自己可能也成为“皇道派“分子刺杀的目标之一。不久,情势更加危急--驻哈尔滨的第十一特混旅团真川少将发出通电,声称支持国内的“兵谏“;驻“东满“的一六师团已自行出动,赶往“新京“;佳木斯守备营发生暴动,已占领东站、拦截火车。东条英机面对危机情势,拿出一贯作风,根据关东军镇压命令的指示展开大搜捕,指示手下宪兵搜捕中可不与所属部队长官商量而直接行事。他向各师、旅团及分散于各地的宪警长官发出密电和密令,命令立即处决叛国乱军者。根据“黑名单“,长春的宪兵迅速行动,逮捕毙杀了长春的全部“皇道派“高级军官。另一方面,东条英机不失时机地向天皇和军部发出通电,表明立场,宣称关东军反对“兵谏“,坚决支持天皇。通电中说:“'皇道派'逆徒杀戮帝国重臣,以武力逼宫,辱我皇威乱我政纲,致举世骇怒。今全体关东军声明矢忠于万世一系之皇统,不惜以武力歼灭任何反叛,以靖神国。今至誓师讨逆。敦请军部立即通令逮捕败类并整肃全国。'皇道派'叛军如尽早举械迎降,可免重刑。如顽抗不鸣,关东军必振武奋击,代行天惩!“东条英机的果断强力行动,稳定了关东军的局势,使“统制派“牢牢控制住这个“皇军之花“,遥呼东京的“平叛“行动。28日,东京戒严司令部发布“奉敕命令“,出动军队,镇压“叛军“。次日,叛军纷纷投降。后来,为首的17名“皇道派“军官和法西斯主义理论家北一辉等被处决,其他主要“皇道派“军官被解职、降职,“皇道派“势力在军部遭到大清洗。随着“二·二六“兵变的失败结局,“统制派“获得了压倒“皇道派“的优势地位。东条英机镇压中国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恢复“满洲治安“的“战果“,以及在“二·二六事件“中支持天皇的忠心表现,为他赢得了军部中央的支持和赏识。1936年12月1日,东条英机被晋升为陆军中将。

以东条英机为参谋长的关东军态度鲜明地支持强硬派的立场,他们以中国军队进入察哈尔将对满洲国构成威胁为借口,强烈要求参谋本部准予其向华北发动攻势。关东军的这一态度,对强硬派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摸清了强硬派底数的东条英机,再次发挥其“剃刀“风格,来了个先斩后奏--他在未经参谋本部许可的情况下,就预先派出了一支部队向察哈尔方向挺进,并不断制造虚假事件。到了8月中旬,中苏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使得东条英机更加找到了强硬言论的根据。于是,在关东军连日召开的会议上,东条英机公然为进攻察哈尔寻找理论依据,声称:“此次进攻的主要目的,可归结为三点:第一,可以改变中国的排日政策;第二,防止共产势力的进一步壮大;第三,有助于开发华北的经济。如不能达到此三点目的,帝国安全即无保障。“与此同时,关东军独自拟定了《对时局处理纲要》,提出全面发动武力进攻以膺惩南京政府,歼灭北上的中央军等五条方针,并写明:“建立地方政权,以谋求与满洲接壤地区的明朗化,为了准备对苏作战,确保正前方的安全至关重要,为此,“至少要使察哈尔、河北、山东各省彻底独立。“其用心十分明确,即利用此次中日冲突,一举在华北地区建立傀儡政权,借以分割中国,防止风起云涌的抗日力量结成统一战线,对日本构成威胁,从而影响其对苏作战的准备。在此情况之下,日本参谋本部同意了关东军提出的对察哈尔作战的请求。不过,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在内阁会议上,外相广田弘毅提出不扩大事态的主张,藏相贺屋兴宣则从财政方面陈述了扩大事态后日本将可能面临的财政上的种种困难。但实际情况是,关东军已如脱缰野马,除顺从时局的发展外别无他法。此时,东条英机急不可耐。他不顾“中央的指示“,立即着手网罗汉奸,祭出了察南自治政权的牌子。日军的“宣抚“工作也做得十分“及时到位“。在张家口战役结束后,他们迅速编写出了一首为东条英机歌功颂德的军歌:热河狂风卷尘沙,蒙古高原牧草芳,挥师进军下张北,夜袭长城无阻挡,堑壕凋零夜来香。八角台下水魁旁,汤浅十川两旅团,披荆斩棘直向前,神速攻占张家口。木犀郁香葡萄甜,察南自治已建立。

第二天江强就开始在天津那里开始自己的工作,第一件事就是调查二十九军的汉奸潘毓桂。潘毓桂,字燕生,1884年出生于河北省盐山,他的父亲曾经做过清初的广西知府,他本人也是清朝的举人,潘毓桂早年留学于日本,毕业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科,1917年潘毓桂任陈光远第十二师军法处长,兼任江西景德镇统税局长。1923年4月后,任蒙藏院副总裁,国务院参议,津浦铁路局副局长。1935年6月,伙同石友三、白坚武发动“北平自治”。1935年12月,宋哲元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时,任宋哲元的政务处处长,平津卫戍司令部高等顾问。就是这个家伙葬送二十九军学生团,得到潘毓桂的情报,日军直接攻击的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学生军,导致学生军伤亡惨重,学生兵1700人,活着回北平的不足600人,最后南苑失守。佟麟阁和赵登禹两位将军也壮烈殉国。其实按照赵登禹所部的战斗力完全有和日本一战的能力,可是日军却选择了学生兵为突破口,其实不管将学生兵放到哪里,日军都会率先进攻这些学生兵,因为潘毓桂早就将二十九军的军事部署交给了日本人。这次自己的到来一定不会让这个悲剧重演。第一个就拿潘毓桂开刀,江强在上海的时候就开始收集北平所有的汉奸资料,就是决定到战争来临的时候先清除掉那些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