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点还有一章)
陈念之所以没有返回成都,而是直接从上海飞往大连,其实为的就是在最后的冲刺时间里,给这艘航母保驾护航。
毕竟,055虽然同样先进、同样复杂,但相比航母这样巨无霸级别的系统性工程来说,难度还是要小得多的。
对于没有任何航母制造经验的华夏来说,也许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就会导致重大隐患。
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绝对熟悉航母、并且技术上也足够过硬的人来负责全盘检查。
可以说,陈念就是唯一的人选。
——
当然,刘老同样也有这样的能力,但他的身体太过衰弱,已经不能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了。
可即便是这样,他仍然硬挺着完成了一小部分的工作,并且在陈念到来的第一时间,就将自己掌握的信息交接给了陈念。
可想而知,他对这艘航母的期盼,到底有多深。
陈念不敢辜负刘老的期望,在到达大连后,也立刻投入到了工作中。
距离航母正式下水还剩下不到50天,他要对航母所有装置完成检查。
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对普通人来说,也许航母就是一艘大点的船,船舱里能停飞机,甲板上能放飞飞机,仅此而已。
但实际上,一艘航母仅最核心的模块就包括飞行甲板、阻拦装置、雷达、天线、机库、升降机、油料、辅机、通信、动力等等多达数十个部分。
陈念要做的,就是带领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所有这些部分逐一完成检查。
当然,这一项工作的意义,也不仅仅是为了排除风险。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陈念在场,就可以用自己所掌握的细节信息,来进一步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帮助他们完成在自己领域的“融会贯通”。
飞行甲板一侧,陈念站在一众经过多次筛选、审查的工程师中心,指着地上的阻拦索说道:
“.这条阻拦索我们目前使用的是巨力集团生产的超聚乙烯加合成碳纤维内芯钢缆,相比起老美的聚酯芯阻拦索来说,抗剪切、抗拉能力更强,但抗摩擦能力相对来说是较弱的。”
“所以,在日常维护和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需要关注的,就是阻拦索缠绕部分的疲劳程度。”
“特别是滑轮组内、尾钩接触点这些曲度大的位置,尤其需要注意。”
“因为扭曲后的钢锁内部摩擦力会损耗索芯,导致索芯消耗加快,如果不及时更换,就会损伤钢索本身,导致钢索断裂.”
一边说着,陈念一边蹲下身,指着阻拦索说道:
“你看,现在健康的阻拦索是不会出现任何油渍的,但这条索的锁芯内包裹了一层极细的染色纤维,如果发现钢索出现异常着色,就一定要注意了.”
一旁围观的众人纷纷点头,实际上,他们对这条阻拦索的了解也并不在陈念之下,但这个步骤仍然不可省略。
陈念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完全清楚、严肃地对待舰上的每一个细节,最大程度排除风险。
“我们现在使用的电磁拦阻系统属于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从优势上来说,这套装置体积小、灵活性高,过程中可以采用闭环控制策略,能够显著降低阻拦过程中的峰均力比,安全性更高。”
“但同样的,这套装置也有缺陷。”
“目前来看,我们使用的电容储能方式能量密度高——甚至有时候可以说是过高,所以对整套电力系统载荷的要求也相应变高了。”
“同时,因为智能化设计要求,这套系统的阻力设置是实时的,如果短时间内起降多种不同重量的战机,有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在重复充放电过程中出现短暂疲劳。”
“这种情况下,只要直接重启系统就行了——不用担心,我们的储能不是飞轮式的,重启速度很快。”
“当然,这也是最极端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出现这种问题的。”
实际上,陈念所说的这个问题确实是极小概率问题,它的根源就是之前刘老所说的,中压直流系统的静态稳定问题。
要想解决,就要从整个船舶综电系统下手,设置更多储能单元,保证供电稳定性。
兜兜转转,这就又回到所谓“电池”的问题上来了。
陈念不由得有些感慨。
在最开始进入到科研领域时,他总以为各个系统、各个技术、各个装备之间是独立的。
但等到现在,摊子大规模铺开了,他才发现,原来大多数时候,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项目也会存在共同的联系。
航母和高铁共用一套电容方案,歼二十二和挖掘机涉及相似的液压技术。
没有哪个装备高人一等,只有解决了最基础的问题,更复杂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陈念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完成了拦阻系统的检查,直到太阳西沉时,众人才收拾起东西离开甲板下船。
其他工程师们还在消化着今天的检查要点,想要把陈念检查的内容归类汇总,定型成一套流程。
大家相互讨论着,速度也不由得有些慢。
走在最前面的陈念背影有些孤独,他下意识地想要放慢脚步等等后面的人,但却又突然觉得没有必要。
如果,他们不愿意的话,其实自己也真的不需要太在意
只要解决问题就好了。
然而,等他们走下航母、踏上坚硬的地面之后,后面的工程师们却一个一个地赶了上来。
他们主动跟开启了话题,跟陈念聊着刚才检查的细节。
“陈工,我刚才看了我自己记下来的要点,我发现一个细节,是可以优化的”
“陈工,电磁拦阻装置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设置一个指标参数。我的意思是,先进行一次极限实验,确定好极限阈值.”
“陈工,如果要彻底解决拦阻装置的缺陷,我们应该是要从综电系统整体上改进,我打算找马总聊聊,您看这么聊行不行”
陈念一边回答着众人的问题,一边慢慢地向前走。
不知不觉间,原本的队形已经发生了变化。
大部分人保持着同样的速度,一两个有了新发现的工程师则跑到了前面,打算赶紧去实验室,验证自己的猜想。
看着他们的背影,陈念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容。
大概,这才是他想要的结果
深蓝16项目最后冲刺工作按部就班的进行,一切都井然有序。
但在另一边,遥远的非洲大陆上,情况却已经彻底陷入了混乱。
市中心的某间办公室里,季风默默地看着桌面上的地图,眉头紧紧皱起。
他是华夏某公司常驻喀土穆的财务人员,也是传说中的“老苏丹”。
实际上从中石油刚刚进驻苏丹的时候,季风就跟随队伍到达了这片热土。
整整7年的时间,他在这里的时间甚至比回国的时间还要长。
这也是为什么,在苏丹局势混乱,大部分人员都已经跟随大部队撤离的情况下,他仍旧留在了喀土穆。
因为这里的工作确实需要有人来主持,而他既是子公司CFO,又是资历最深、对苏丹情况最熟悉的老油条,甚至不需要领导发话,他自己都主动申请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