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金属氢电池起步,正是迈向未来(1 / 2)

星火2003 九月酱 2280 字 2023-04-29

在休斯顿看来,华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战略轰炸机的飞控问题,但实际上,哪怕不考虑陈念最新提出的等离子装置,H-20的飞控系统也已经达到了完全可用的标准。

毕竟,在经过二十几年的进化发展之后,B-2原本复杂无比的飞控系统,也因为电子技术、智能技术的发展而变得相对简单了。

系统所提供的技术,都是成熟的、稳定的,相比起B-2的技术,还要实用许多。

现在,有了等离子装置的加持,H-20的机动性势必要再往上走一个台阶。

甚至有可能,它将成为图-160之后,机动性最强的战略轰炸机.

603所,唐长红的办公室里。

陈念一边翻动资料,一边解释着自己的等离子体设计。

“等离子装置、或者叫等离子射流激励器,它的本质原理是通过火花放电产生高能射流,从装置上方喷出,从而改善大角度机动下的前缘分离流。”

“在这个过程中,放电频率和强度是影响飞控最主要的因素。”

“所以,我们制造这类装置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确定电极材料、确定电源功率。”

“按照我的设计,等离子体装置要使用非对称式布局,绝缘介质为用聚酰亚胺薄膜,放电电极用铜箔,预埋电极宽度为5mm,,预埋电极后缘和暴露电器的前缘相接。”

“电源的话,要使用微秒脉冲电源,半脉冲宽度设置在25微秒,脉冲峰值功率要达到4.5MW以上。”

“测力装置的话,可以用杆式六分量天平,响应频率要大于80Hz”

听着陈念的话,唐长红一边记录,一边连连点头。

在最初看到陈念的设计时,他还以为对方只是会提供一个方向性的指导,最多就是把原理说明白、把关键点搞清楚,就像他之前提供H-20的基本技术指导一样。

但没想到,这一次他提供的,居然是完整到了参数级别的技术!

终于,自己也能享受一次传说中的保姆级服务了。

要知道,之前歼二十二制造的过程中,他就听雷刚那边说起了很多次有关陈念的传说。

他一直都惊叹于这么一个“个体”,怎么能完成数百乃至上千人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也一直都想有机会能见识见识。

而现在,自己总算是体会到了。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等离子体射流激励装置。

但装置虽然小,却丝毫不影响自己的“用户体验”。

而这种体验,实在是太爽了

自己甚至都不需要去思考,所有的东西就那么摆在了面前。

唯一要做的,就是按照文档和参数的指引,去把东西造出来。

这点小事,难道自己还做不好吗?

——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唐长红也不是完全没有疑问。

关于放电频率的问题,他就反复跟陈念确认了多次。

但无论自己的问题多么刁钻、多么细节,陈念都能毫不犹豫地回答上来,还附送一部分原理解析。

“.所以综合来讲,放电频率小于70Hz,大攻角时施加激励后全机升力系数随放电频率的增加而增大,放电频率大于70Hz,全机升力系数随放电频率的增加而减小,放电频率70Hz时飞行器升力系数增幅最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额外的控制系统,与飞控传感装置结合,从而实现对等离子体装置的控制.”

陈念终于讲完了等离子体装置的全部内容,而对面的唐长红脸上,则已经写满了心悦诚服的神色。

“太牛了!”

他由衷地说道。

“陈工,你这技术和知识储备量,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前无古人了。”

“我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那么久,还从来没有遇到你这么夸张的人.”

听到他的话,陈念腼腆地笑了笑,随后回答道:

“我这其实不算什么,你们能空手把H-20造出来,才是真的厉害。”

“毕竟,这么大、这么复杂的一架飞机,从零到1的过程是最难的”

“那真没什么难的!”

唐长红赶紧摆手。

笑话,伱都把关键的技术搞定了,还说什么我们的工作最难,那不是寒碜我们吗?

“其实也就是一些实务的工作罢了,换谁来做都一样。”

“最大的贡献还是你这边,陈工”

“还是别叫陈工了,就叫小陈好了。”

陈念打断道。

他实在是有些不习惯唐长红对自己的称呼,毕竟,在自己的心里,唐长红始终都还是那个“鲲鹏之父”。

抛去系统的加成,像唐长红一样的这一代人,始终都是自己心里不容质疑的高山。

“.小陈就算了,我跟老杨一样,叫小念吧。”

唐长红哈哈一笑,继续说道:

“小念,你这次专门过来,是打算待多久?后续的工作,你是要全程介入了吗?”

陈念点点头,回答道:

“是的。”

“从今天开始,一直到H-20试飞成功,我就一直呆在603了。”

“当然,不是因为你们做的不好哈,是因为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我们必须保证H-20尽快完成试飞、形成战斗力。”

“所以,我想通过自己介入,去帮你们排除掉一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明白。”

唐长红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片刻之后,开口道:

“进展到这个环节,也确实是到了风险和问题高发的时期了。”

“飞控这块,有了等离子射流装置之后,整个系统的鲁棒性会有大幅提升,后续基本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

“我们能想到的,主要可能就是舱内结构的问题了。”

“至于雷达和电子那块,可能你还是要去跟14所那边看看,我们是打算给H-20上数字阵列雷达的,据说他们在性能上做了优化。”

“然后最后的、也是最难的,变循环发动机,606所那边进展很快,估计问题也不会太大——他们毕竟有经验嘛。”

唐长红的话说完,陈念微微沉吟了几秒,随后问道:

“隐身涂层呢?这块没什么问题吗?”

“材研所那边反馈是没问题——之前歼二十二上不是用了少量石墨烯材料吗?现在基本实现量产了,会用在H-20上。”

“那就没问题了。”

陈念长舒了一口气。

如果唐长红所说的情况没有水分,那后续,H-20项目的进展,就真的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

自己要做的,就是盯紧流程,避免后续出现不可控的风险.

从唐长红的办公室离开之后,陈念回到了他自己在603所的住处。

在房间里,他再次检查了系统中的源点积累情况。

等离子射流激励装置并没有消耗他多少源点,到现在,他已经积累了27点源点数量。

并且,每日新增的源点数,也维持在了0.35点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源点日常增长的数量达到下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