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冬文会,第一阶段,便由有着当代同龄第一清明词的刘商先声夺人。
给这上冬文会注入了别样的激情。
九院教授纷纷在心中评定《诗圣墓》这首七言小律,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甚至亚网上,刘商禹《诗圣墓》直接杀到热搜榜前三!
更多的人被这借古悲古的深沉意蕴感染,久久未能平复。
同时,这也导致了楚门官网的上冬文会直播间再次涌入大量看客。
短短十分钟,实时观看人数便超过了恐怖的五十万!
而这让无数人期待上冬文会的后续了。
随即,南方艺术天骄第二位上台,一首小词,描述了诗圣风流倜傥的风花趣事。
语言直白,通俗易懂,属于看了一遍就会微微一笑的词。
俗称:懂得都懂!
还算不错,虽然没有刘商禹《诗圣墓》的格局和韵味,但勉强接住了这个“大炮”,不至于被碾压。
毕竟,一线天骄和超一线的的差距就在极高的上限和上限。
可中间值都差不多,水平都很稳。
接下来,江岚音乐所方年,余捷,都是一首小词,水平比第二个上场的南方艺术天骄略胜一筹。
而第四位,是嘉爵音乐院京海棠。
见到京海棠上诗圣坛,众人神色各异。
九院教授微微皱眉,他们见多识广,都大致猜到了这个天骄的跟脚来路。
东部,京家。
那可是真正的庞然大物啊。
在当世最强的东部之中,京家也算是顶级序列的势力。
其氏族内大多都是征战过诸神战的妖孽天才!
就是不知道这京海棠的诗词水平是否不丢东方京家的脸面。
夏明,朱颜,余捷,方年,龙诸等九院天骄,也只是微微打起精神。
毕竟,在前不久的天骄之争,京海棠也算打出了第一炮。
和梦落水打的有来有回,十分棘手。
想到这里,他们目光一闪,那次天骄之争,梦落水,京海棠,甚至罗楚都算得上神仙打架了!
可是,新歌榜榜首的第一雷打不动。
而有趣的是,在音乐领域镇压梦落水,京海棠,罗楚的历史级妖孽韩墨,也在上冬文会。
不过以往的资料显示,韩墨暂时没有从诗词一道上展露天赋。
可艺术院教授们的意见纷纷都是:这次上冬文会,我们的首要警惕目标是刘商禹,其次是韩墨,最后是来自东部的天骄京海棠。
刘商禹自不用多说,《诗圣墓》已经证明了一切。
而韩墨的重要性竟然在九院教授心里,比东部的天骄京海棠高出一个档次。
这就有点过于重视了。
即使七里香的歌词是以作诗的方式所写。
可只能算是现代诗体裁的一种,而在龙国诗词一道的诗词,指得是古诗词。
现代诗是其他国家玩的。
这和地球上的华夏很类似,现代诗是近代的时代背景原因,这才流入中国,并成为流行诗歌体裁之一。
而古诗词讲究的细节,远比现代诗要多上很多。
因为古诗词颇有些“大道至简”的意境了。
韩墨对于京海棠也挺重视,在京海棠走上诗圣坛,他就留意起了这个神秘天骄。
给韩墨的感觉,他有点像地球上的韩国欧巴,尤其是白皙的小脸蛋,看上去就很“安能辨我”。
这样想着时,他感知到诗圣台殿堂之中有很多人把目光看向了自己。
韩墨心里一紧,我靠,都看着我干嘛?
难不成踏入超凡一品,对个人魅力还有加成?
韩墨摇摇头,不再胡思乱想,因为京海棠的新诗开场了。
“上泉留后世,诗圣抵千秋。”
众人眼前一亮,很好的五言,为第一诗圣的成就作了定性。
而且上泉“一语双关”,即使上泉九峰,也指诗圣的万古名篇《上泉三诗》。
这开场就气势如虹了。
众人眼中浮动期待,对这首诗的后续有了兴趣。
而京海棠作沉思状,三步一回头,道:
“少年立高志,花间酌清酒。”
这句写的就是诗圣风流趣事,是以诗圣黄石的视角,以此来致敬吗?
如果是,倒还算不错的构思。
韩墨目光一闪,继续倾听。
“美玉须锋磨,万碌凝后福。
吟诗赋文,挂笔倚墨,凡人也不朽。”
这首致敬诗的水平挺高,不过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了。
同时,也不是从诗圣黄石的视角出发,写了诗圣的生平。
美玉须锋磨,万碌凝后福。
可这句写的也有些不知其味了。
诗圣黄石才华横溢,万古无双,不幸的是一生坎坷。
而此联看似合理,却写了诗圣如果没有庸碌的苦难,可能就没有诗圣之光了。
这显然知其形,不知其内了。
而且前面架的太高,下阙就有些后继无力,食之无味。
当然,主要是京海棠的背景不凡,导致了九院对他有过高的期待。
这首致敬诗算中上之作,可对于京海棠的位格,就有些掉价了。
刘商禹吃着座上的小吃,长发散落,遮蔽面容,可嘴角的弧度满是不屑之意。
外部天骄的水平,就这?
韩墨同样有些失望。
其他教授面无表情,倒是面部表情拿捏的不露声色。
而亚网直播间,弹幕也在讨论这首致敬诗:
“好诗!!”
“格局挺好的,逻辑,画面也还算可以,算得上精品。”
“不是磨难造成了诗圣,而是苦难衬托出了诗圣的伟大!”
“用词很讲究,可细细推敲,徒有其表。”
“美玉须磨难放在其他处足以称道,可用在第一诗圣黄石身上,未免落了下乘!”
“有这么严重?我觉得挺好的啊!”
“其实质量没问题,不过就美玉须锋磨这句,就有些下定论了。”
“比起刘商禹《诗圣墓》的峰回路转,一气呵成,京海棠因这一句,全诗就落了俗笔!”
这些的舆论其实也是可以预见的,如果在华夏,有人说如果没有这些苦难,就没有诗圣诗仙。
即使这首诗词属于精品之作,也会被喷的体无完肤了。
如果不是致敬第一诗圣,舆论完全没这么严重。
实在是第一诗圣黄石太过伟大,吹毛求疵实属正常。
而这样对比,显得刘商禹的《诗圣墓》无疑高明许多。
光看前面两联也实属大不敬,可全在最后一联,直接力挽狂澜。
使得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更加震撼人心!
于是,刘商禹《诗圣墓》的影响力在慢慢的增强。
而上冬文会还在井然有序的进行,刘商禹,《诗圣墓》在所有人的心中暂且排在第一。
目前为止,唯一有潜力和刘商禹碰一碰的就是京海棠的《致诗圣》。
不过因为“美玉须锋磨”,单轮这句,是佳句没错,可用错了对象,惹起了很多争议。
已经失去了和刘商禹争夺第一阶段的资格。
很快的,当第十一个天骄致敬完后,众人暗自摇头,悬念越来越小了。
而这时,到了韩墨。
看到韩墨挺拔的身影,九院教授眼前一亮。
南部新科妖孽,打破南部历史记录,在音乐领域天赋古今罕见。
这可是他首次在诗词一道上,即将展露是什么水平。
所有人都很期待。
夏明,朱颜以及九院天骄把目光放到这个年轻的身影之上。
冬越摆正了身子,他上次在九院交流会被那首《热情奏鸣曲》的水平震撼了。
而面对韩墨,说起来也怪,冬越不知道为什么,很看好这个年轻人,总觉得他比徐画竹更加让他期待。
甚至,这次上冬文会,是他推荐韩墨不用审核,直接入院的。
难道是因为都有着差不多的经历吗?
冬越教授暗自摇头,他也说不出缘由。
而吃着点心的刘商禹神态不变,仍然是一副邪魅,孤傲的神情。
不过他看着向这黄石画像鞠躬的韩墨,嘴角勾起一丝兴奋的笑意。
如果击垮这个古今罕见的音乐妖孽,会是何种感觉?
而韩墨站直身体后,闭上了双眼。
其实,他对第一阶段的题目很犯难,因为龙国第一诗圣对于穿越者的他明显超纲。
可就是刚刚京海棠的这首《致诗圣》,让他想起了一首名诗。
或许能很好的迎刃而解。
就是唐朝诗人韩愈的《调张籍》!
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而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而韩愈的诗词也是一代宗师级别,讲究“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四大道理。
而这首《调张籍》是韩愈以自己的视角去评论诗圣诗圣大李杜的。
思及此,韩墨睁开双目,目中似有雷电闪耀,铿锵有力的道:
“诗圣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此句一出,一种磅礴有力的宏伟画面气象万千的澎湃而生。
给诗圣的一生成就作了千古定评!
京海棠满脸惊讶,这开头的一联和他的“上泉留后世,诗圣抵千秋”,都是将高潮顶点放在前面的手法运用。
刘商禹双眼微眯,嘴角的兴奋更加浓烈。
九院教授目光炯炯,这种高潮顶点放在最前面的好处就是先声夺人!
而坏处,京海棠已经是个案例了。
架子起的太高,很大概率会导致头重脚轻,龙头蛇尾。
而韩墨不管不顾,脸上露出冷冽的笑容: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这话不用翻译,一句话:出言谤伤诗圣,不自量力!
在当年,黄石横空出世,诗词文章震撼古今。
可在当时的年代,很多诗人都不愿意有这么一个神仙坐在他们的头顶。
毕竟,文无第一。
因此,黄石展露了一骑绝尘的文采,被众人围攻嘲讽,出言谤伤是常态。
同时,这话也有些针对刘商禹的意思。
毕竟,他的《诗圣墓》就是通过反复拉踩诗圣,加上最后一句的点睛之笔,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这种手段,说到底还是有点“邪门歪道”的味道的。
刘商禹通过拉踩诗圣,获得一片赞誉。
而京海棠夸赞诗圣,却获得一片骂名。
所以说,刘商禹比京海棠高明。
不然,冬越教授说“好一句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为何神色复杂。
想必,即使是冬越教授对这种手段也不知该怎么评判。
而这句也算韩墨间接的对刘商禹的一个提醒。
刘商禹绝对是个奇才,不过走的路已经偏了。
而刘商禹也是品味到了这层意思,此刻,他的神色十分的阴沉。
显然,一个在诗词一道初出茅庐的家伙,来告诫他这个当代同龄第一清明词,他真的怒了。
而这时,韩墨语气变得慢悠悠的,明显增加了一种历经沧桑的感慨,: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虽然我生活在诗圣之后,但我常常追思仰慕着他们。
晚上也时常梦见他们,醒来想着却又模糊不清。
这不就是所有仰慕第一诗圣的诗词爱好者的内心写照吗?
不过这句其实有更深层次的韵味,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
而韩墨的理解为:
前不久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
PS:接近四千字,请评论作者又长又硬!
我真是个宠爱读者的作者,一不小心就写多了。